[實用新型]一種帶平衡氣缸的機械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07579.9 | 申請日: | 2014-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45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吳豐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2 | 分類號: | B29C45/42;B25J9/0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華欣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衡 氣缸 機械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平衡氣缸的機械手。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機械手被普遍應用在工業生產中,用來代替人工操作。現有的注塑領域中,注塑機機械手的作用是將注塑好的產品從模具內取出,節約人力、物力,從而可以增加產能,降低成本;而隨著機械手技術的發展,業界對機械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機械手的動作需要達到很高的精度,而且運行過程中要穩定、可靠。其中,注塑機機械手第一段移動手臂的重量往往較大,傳統的該種注塑機機械手均采用電機驅動其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顯然,當第一段移動手臂的重量越大,電機驅動的負載就越大,消耗電能越大,而且電機驅動控制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的靈活性不夠,工作效果不佳;如采用大功率電機驅動第一段移動手臂,則所使用的電機體積非常大,裝配相當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平衡氣缸的機械手,其能夠通過氣缸平衡第一段移動手臂的自重,從而實現降低傳動機構驅動第一段移動手臂的負載,提高傳動機構驅動控制第一段移動手臂的靈活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平衡氣缸的機械手,包括固定架和第一段移動手臂,第一段移動手臂穿設于該固定架,第一段移動手臂連接有用于驅動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的Z軸傳動機構,所述固定架安裝有平衡氣缸,平衡氣缸的活塞桿端部穿過該固定架與第一段移動手臂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Z軸傳動機構包括線性滑軌、電機、同步輪和同步帶;線性滑軌的導軌沿Z軸安裝于第一段移動手臂,線性滑軌的滑塊與固定架固定連接,電機安裝于固定架,同步輪與電機的主軸驅動連接,同步輪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惰輪,同步帶繞設于惰輪和同步輪,同步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段移動手臂的上下兩端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線性滑軌有兩組,兩組線性滑軌平行安裝于第一段移動手臂。
其中,所述同步帶繞設于惰輪和同步輪處呈“Ω”形。
其中,所述第一段移動手臂的底部連接有第二段移動手臂。
其中,所述第二段移動手臂的底部安裝有用于裝夾夾具的姿勢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平衡氣缸的機械手,由于其設置有平衡氣缸,且該平衡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與第一段移動手臂固定連接,當Z軸傳動機構驅動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時,該平衡氣缸的活塞桿跟隨Z軸傳動機構驅動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從而分擔一部分Z軸傳動機構驅動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的負載。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平衡氣缸的機械手,當其應用于注塑機時,適用于驅動控制不同大小質量的第一段移動手臂進行上下移動,由于其設置有平衡氣缸,一方面可以降低Z軸傳動機構的負載,從而可以節省Z軸傳動機構的能耗;另一方面可以確保Z軸傳動機構驅動控制第一段移動手臂上下移動時更加靈活自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
10—固定架??????20—第一段移動手臂??????30—平衡氣缸
31—活塞桿??????41—導軌????????????????42—滑塊
43—電機????????44—同步輪??????????????45—同步帶
46—惰輪????????50—第二段移動手臂??????60—姿勢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757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水溫監測裝置及設備
- 下一篇:旋轉組裝平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