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窺式光學分子影像導航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406535.4 | 申請日: | 2014-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09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田捷;蔣仕新;遲崇巍;楊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1/00;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億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9 | 代理人: | 李楠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窺式 光學 分子 影像 導航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窺式光學分子影像導航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繼放射性核素成像、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和磁共振成像之后,近年來,分子影像學技術不斷發(fā)展,作為分子影像的重要模態(tài)之一,光學分子影像技術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其中近紅外熒光成像倍受關注。但是即使光學分子影像的應用領域較廣,穿透深度仍是其廣泛應用的一大障礙,如何能夠實現深度探測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內窺式光學分子影像導航系統(tǒng),根據光學分子影像的特點,采用三臺相機來實現熒光、可見光以及拼合圖像的獲取等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窺式光學分子影像導航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包括:光源模塊(110)、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計算機控制與處理模塊(130)、系統(tǒng)支撐模塊(140)和濾光片切換模塊(150);
所述系統(tǒng)支撐模塊(140)分別與所述光源模塊(110)和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相連接,所述光源模塊(110)與所述濾光片切換模塊(150)相連接,所述濾光片切換模塊(150)與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相連接,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與所述計算機控制與處理模塊(130)相連接;
所述光源模塊(110)對待測組織的探測區(qū)域(100)進行照射,提供激發(fā)光和可見光;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根據所述探測區(qū)域(100)的反射光得到熒光和可見光圖像;所述計算機控制與處理模塊(130)對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中的第一熒光相機(129)、第二熒光相機(1210)和彩色相機(125)進行控制,對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采集得到的熒光和可見光圖像進行處理并顯示;所述系統(tǒng)支撐模塊(140)連接和支撐各部件;所述濾光片切換模塊(150)為所述光源模塊(110)和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提供不同光譜的濾光片。
進一步的,所述光源模塊(110)進一步包括激發(fā)光光纖(111)、可見光光纖(112)、第一濾光片(113)、第二濾光片(114)、激發(fā)光光源(115)和可見光光源(116);
所述激發(fā)光光纖(111)與所述第一濾光片(113)連接,引導出所述激發(fā)光光源(115)發(fā)出的激發(fā)光,對所述探測區(qū)域(100)進行激發(fā)光照射;
所述可見光光纖(112)與所述第二濾光片(114)連接,引導出所述可見光光源(116)發(fā)出的可見光,所述探測區(qū)域(100)提供照明光源。
進一步的,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進一步包括信號采集光纖(121)、內窺鏡頭(122)、第一分光棱鏡(123)、第三濾光片(124)、第二分光棱鏡(126)、第四濾光片(127)、第五濾光片(128)、第一熒光相機(129)、第二熒光相機(1210)和彩色相機(125),其中,所述第一分光棱鏡(123)和第二分光棱鏡(126)由55分光棱鏡組成;
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中的各個器件之間的相對距離固定,光信號通過鏡頭進入所述系統(tǒng),轉化為平行光,通過第一分光棱鏡(123)和第二分光棱鏡(126)將光線分為三束,分別由三個相機進行成像;
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的鏡頭為內窺鏡、C接口鏡頭或F接口鏡頭。
進一步的,所述計算機控制與處理模塊(130)進一步包括控制模塊(131)、圖像處理模塊(132)和顯示模塊(133);
所述控制模塊(131)對所述第一熒光相機(129)、第二熒光相機(1210)和彩色相機(125)的成像參數進行控制;
所述圖像處理模塊(132)對所述第一熒光相機(129)、第二熒光相機(1210)和彩色相機(125)拍攝得到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
所述顯示模塊(133)對于所述圖像處理模塊(132)處理后得到的圖像進行實時顯示。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tǒng)支撐模塊(140)進一步包括光學信號采集支架(141)、計算機支架(142)和光源支架(143);
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支架(141)支撐光學信號采集模塊(120),所述光學信號采集支架(141)多方位成像;
所述計算機支架(142)支撐計算機控制與處理模塊(130);
所述光源支架(143)支撐光源模塊(110),所述激發(fā)光光源(115)和可見光光源(116)在所述光源支架(143)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65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