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力飛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00422.3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68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邵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邵啟平 |
| 主分類號: | B64C31/04 | 分類號: | B64C31/04;B64C3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12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力 飛行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飛行器,特別是一種人力飛行器。
背景技術
人力飛行器是一種采用人力為動力的飛行器。現有人力飛行器大多采用撲翼結構形式,通過人力扇動撲翼實現飛行。但通常采用坐姿或站姿飛行,其結構復雜,飛行器自重重量大,飛行阻力大,飛行時飛行人員體力耗費大,且不能實現臂力和腳蹬力的協調配合,難以獲得理想的飛行速度和高度。為此,需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人力飛行器,該飛行器采用臥姿飛行,飛行員可手腳并用協調配合扇動撲翼,以獲得理想的飛行高度和速度,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飛行省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力飛行器,包括載人框,載人框兩側分別設有一主翼,兩主翼外側分別設有一副翼,主翼和副翼均形成有用于形成升力的頂棚,所述載人框呈俯臥式載人的矩形網框結構,載人框頂部和前端設有形成升力的頂棚;載人框后端設有兩個左右分布的腳蹬,腳蹬上固定連接有鋼絲繩拉索,鋼絲繩拉索穿過固定連接在載人框上的引導管,兩引導管分別將左右兩側腳蹬上的鋼絲繩拉索分別引導至相反側的兩主翼上,并與該相反側主翼的骨架連接;所述兩主翼分別鉸接在所述載人框兩側,兩主翼的骨架上分別設有一推拉手柄,該推拉手柄由兩套管和一握持柄形成工字形結構,推拉手柄的兩套管分別滑動套裝在構成所述主翼骨架的兩水平橫梁上。
采用前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飛行人員俯臥在載人框內,當然,為確保人員安全,還可通過綁扎軟繩將人員的軀干部分捆綁在載人框內,初始狀態將主翼和副翼展開,并通過外力牽引或者陡坡、懸崖滑翔的飛行方式起飛。飛行過程中,飛行者通過雙手握持推拉手柄并張合雙臂和/或通過雙腿屈伸由腳蹬踏腳蹬即可扇動主翼,副翼隨主翼一起扇動以產生升力,該升力大于飛行器和飛行者重量和時,飛行器可處于正常飛行狀態,其升力大小與主副翼結構、主副翼頂棚面積、扇動頻率和扇動幅度密切相關,且主副翼頂棚面積面積越大,扇動頻率越高,扇動幅度,其升力越大。由于飛行動力既可僅來源于雙臂張合動力或雙腿屈伸動力,也可是二者同時作用的合力,因此,可有效提高扇動頻率,或者扇動幅度,以提高飛行效果。同時,由于推拉手柄處于可滑動狀態,因此,飛行者可根據自身臂長自動調節,更重要的是,在飛行過程中還可根據雙臂的疲勞程度或飛行要求調節臂展長度,以緩解疲勞和選擇適宜的扇動幅度,確保飛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如飛行過程中需要轉彎時,可降低擬轉彎方向一側主翼的扇動頻率,增大另一側的扇動頻率。
優選的,所述主翼由主翼的骨架下端與所述載人框下端通過第一活頁鉸接;主翼的骨架上部與載人框上部連接有第一彈性拉伸元件;所述副翼由副翼的骨架下端與所述主翼的骨架下端通過第二活頁鉸接;副翼的骨架上部與所述主翼的骨架上部連接有第二彈性拉伸元件。第一彈性元件和第二彈性元件分別利用其彈性拉力使主翼和副翼保持張開狀態,利于保持滑翔狀態,且二者在向下扇動后,第一彈性元件和第二彈性元件的彈性力可使二者自動復位,可節省飛行者體力。該彈性元件可采用拉伸彈簧或由橡膠、高分子材料等高彈性材料制成的拉條等。
優選的,所述主翼和副翼的頂棚前端部分呈弧面形狀,該弧面由下向上逐步向后延伸。以使主翼和副翼扇動過程中在形成升力的同時產生向后的推力。確保飛行的可靠性。
優選的,所述載人框通過下端固定連接的腳架設有至少兩個呈前后分布的第一腳輪;所述副翼的骨架下端設有至少兩個前后分布第二腳輪。第一腳輪和第二腳輪用于起飛或著陸期間飛行器的滑行。第一腳輪和第二腳輪均可設置為前后布置的兩個、三個或四個等,具體數量根據腳輪規格和飛行器適應的起飛著陸的陸地條件確定。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引導管具有固定連接在所述腳架上的一部分。以使鋼絲繩拉索與主翼的骨架形成拉拽角度,確保腳蹬拉拽的扇動效果。
優選的,所述腳蹬由管材制成圓環形,在其圓環中部焊接固定有橫擔。以確保制作簡單,便于蹬踹。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鋼絲繩拉索的一端通過所述腳蹬的開孔穿入所述腳蹬的環形管孔后返回,并通過鋼絲繩鎖扣固定連接。確保腳蹬與鋼絲繩拉索連接牢固。
優選的,所述載人框下部與所述副翼骨架的上部之間還連接有拉線,該拉線通過纏繞打結固定的方式連接在載人框上。拉線用于調整副翼的張開角度,以適應不同的飛行姿態和飛行風力環境要求。
優選的,所述載人框與主翼沿飛行方向的俯視寬度相等;所述副翼沿飛行方向的俯視寬度由內向外逐漸變窄。以減小飛行阻力,確保飛行順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邵啟平;,未經邵啟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04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區箱式變壓器智能控制系統
- 下一篇:安裝于房屋墻體上陽角的抗污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