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固定裝置和軌道線路加固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5220.4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22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彭斌;高玉蘭;陳學峰;劉建友;王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 11321 | 代理人: | 張璐;方曉明 |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 裝置 軌道 線路 加固 體系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領域,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固定裝置和軌道線路加固體系。
背景技術
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即為軌道線路加固體系)廣泛應用于國內橋涵頂進施工過程中,其結構由平行排列的工字鋼橫梁和縱向構件構成,其中橫梁垂直于軌道線路延伸,縱向構件平行于軌道線路延伸。縱向構件主要可包括縱梁和扣軌梁,其中,縱梁由多根工字鋼綁成一束構成,扣軌梁由多根鋼軌綁成一束構成。列車軌道由橫梁托起,縱向構件位于各軌道之間且置于橫梁上方。縱向構件與每根橫梁的交點處由U型螺栓綁定,由此,橫梁和縱向構件構成了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在框架橋頂進施工隨頂隨挖的過程中,若有列車通過施工現場并且經過框架橋與開挖土坡間的空隙時,因為有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的支撐,列車得以安全通過。
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承擔列車荷載時,橫梁作為承擔列車荷載的主要構件,而縱向構件的作用包括:1)當列車車輪位于任意單根橫梁上方時使該橫梁的撓度和應力較大,而縱、橫梁綁定在一起后起到分擔列車荷載、限制橫梁變形的作用;2)車輛通過加固體系時,沿鋼軌方向的輪軌間水平作用力會傳遞至橫梁上而引起橫梁扭轉,而與橫梁綁定在一起的縱向構件提供針對該扭矩的抵抗彎矩,使橫梁能正常工作;3)車輛通過加固體系時,由于各種因素(如加固體系的剛度不足、軌道不平順、車輛與加固體系的共振等)引起的加固體系的振動容易使橫梁產生位移,縱向構件的縱梁與橫梁綁定在一起使橫梁受到約束以確保其正常工作。由此可見,縱向構件的主要作用在于:與橫梁共同形成穩固的排架結構以保證列車安全通過。
然而,現有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的結構形式和連接方式決定其在受力機理上存在缺陷,使得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的工作效率較低,效果欠佳。當前的縱橫梁線路加固體系中,縱梁位于橫梁上方,并在與橫梁的節點處由U型螺栓連接。在緊固后的U型螺栓拉力作用下,縱梁限制橫梁變形和約束橫梁扭轉的作用依靠縱橫梁接觸面間的法向作用力實現,而縱梁抑制橫梁產生相對位移的作用依靠接觸面上的摩擦力實現。然而,對于這樣的加固體系,如果當列車經過時產生較大振動,尤其當車輛動荷載引起加固體系的共振時振幅急劇增加,再加上橫梁遠端由于鞭梢效應對位移的放大,往往使U型螺栓發生變形或逐漸松動,造成縱橫梁之間的相對滑動,這種滑動又反過來加劇了U型螺栓的變形,削弱了縱橫梁間的緊固力。
在縱橫梁線路加固的施工現場,將松動的縱橫梁連接件(如U型螺栓)重新緊固是一項繁重且辛苦的工作,耗費了大量人力;而且,有時即便有充足的人手也難以完成:在行車密集的線路上,列車通過的時間間隔很短,為了保障人員安全,會出現工人剛上道開始施工不久就要下道避車的情況,后車不得不從連接件未充分緊固的加固體系上通過,增加了行車和工程的危險。此外,在重載運輸線路上,重載列車可能長達1公里以上,在經過線路加固體系施工現場時,在大軸重且超長時間的作用下,加固體系連接件的松動成為很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設計一種能夠穩固、長時間保證軌道線路加固體系正常工作的裝置已成為工程亟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固定裝置和軌道線路加固體系,能夠穩固連接軌道線路加固體系中的加固橫梁,從而使軌道線路加固體系可靠承載車軌載荷,提高軌道行車的安全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固定裝置,用于軌道線路加固體系,包括多個沿縱向相互連接的子裝置,其中每個子裝置包括:
鋼夾,其包括:圓拱形頂板,和兩個豎直延伸且相互平行相對的側板,所述頂板與兩個側板圍合構成向下開放且沿橫向延伸的用于夾緊加固橫梁的凹槽;
限位件,其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兩個側板,該限位件穿過所述兩個側板上相對的側板孔以跨越這兩個側板之間限定的所述凹槽而收緊;
兩個翼板,其沿豎直平面延伸并分別垂直地固定連接到所述兩個側板的相反的外表面,每個翼板包括穿透板面的翼板孔;
其中,相鄰兩個子裝置的相鄰的翼板相互疊置使兩個所述翼板孔至少部分地對準,并通過穿過所述翼板孔的連接件而連接。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側板的相對的表面上具有防護凸起,所述防護凸起處于所述側板孔與所述凹槽的開口之間。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實施例中,
所述側板孔是圓形孔或沿豎直方向延伸的條形滑孔;
和/或
所述翼板孔是圓形孔或沿縱向而水平延伸的條形滑孔。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實施例中,
所述側板孔包括:分別處于所述翼板的相反兩側的兩個側板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52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