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汽車電池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0404.1 | 申請日: | 2014-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8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汪濱;舒文祥;方明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鑒穎 |
| 主分類號: | H01M2/02 | 分類號: | H01M2/02;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電池組件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將多個單體電池組合成電池組件的電動汽車電池包。?
背景技術
伴隨著世界范圍內的能源緊缺及環保要求,環保節能的電動汽車已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而由多節鋰電池串并聯連接后組成的電池組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源,其合理的布設及安裝是電動汽車生產的關鍵。目前的電池組存在安裝不方便、比較費時費力、安裝穩固性也不夠高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原有電動汽車電池組存在安裝不方便、比較費時費力、安裝穩固性也不夠高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省時省力,提高電動汽車電池包的結構穩固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包括由底座和上蓋連接成的箱體,箱體中有多個電池包,多個電池包排布成相鄰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第一區域的電池包排成兩層,每層有前后相鄰的兩個電池包,前排電池包的電極耳向前,后排電池包的電極耳向后;第二區域的電池包排成兩層,每層有一個電池包,第二區域的電池包的底部緊靠所述的第一區域的電池包的側面,并且第二區域的電池包和第一區域的電池包互相垂直;所述的電池包通過相應的串聯銅排依次串聯連接構成總正極和總負極,所述的底座的前側面設有電源插座,電源插座通過電纜和總正極及總負極相連,所述的箱體的空隙中設有填充物。電池包排列整齊緊湊,箱體中灌滿填充物,穩固性和可靠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的電池包包括N×M個電池及用于安裝N×M個電池的底部固定架和頂部安裝架以及N+1個連接銅排,N×M個電池以N列M排排列疊放在所述的底部固定架和頂部安裝架圍成的容腔中,所述的頂部安裝架包括蓋在N列電池的有電極耳端面的蓋板,蓋板上設有2N列槽孔,每列槽孔設有M排槽孔,每列槽孔的設置位置和電池的電極耳的位置相對應,電池的電極耳穿過槽孔并彎折后和所述的連接銅排相連,構成電池包的正極和負極,所述的蓋板的背面設有頂部限位邊框。N列電池并排齊放,同一列中的電池上下疊放。頂部限位邊框包圍住N×M個電池的頂部外側面,起到限位作用,使電池不能輕易移動。電池電極耳的數量和蓋板上槽孔的數量相同,兩者一一對應,電池的電極耳穿過蓋板上的槽孔,再用連接銅排連接相應的電極耳,實現N×M個電池的串并聯,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省時省力,提高電池包的結構穩固性。
作為優選,所述的頂部限位邊框連在所述的蓋板的兩個短邊和一個長邊上,蓋板的背面設有N-1塊頂部定位板,所述的頂部定位板和所述的頂部限位邊框圍成N個容腔。安裝時,長邊框朝下,將電池一個個從上往下放到容腔中,即可進行搬動或下一步驟的安裝。每個容腔中放置一列電池,即起到定位作用,又能在相鄰列電池間起到隔離保護作用,避免相鄰列電池間發生互相擠壓現象。
作為優選,所述的蓋板上設有N條凸棱,N條凸棱分別設置在第1列和第2列槽孔之間、第3列和第4列槽孔之間……第2N-1列和第2N列槽孔之間。凸棱隔開每列電池的正極和負極,起到很好的絕緣隔離作用,有效避免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發生意外導電現象。
作為優選,所述的蓋板正面設有兩排和蓋板垂直的安裝耳,兩排安裝耳分別靠近蓋板的前側邊及后側邊,每排安裝耳有多個間隔設置的安裝耳,安裝耳上有安裝孔。電池包還需要通過導線和均衡控制電路相連,將多股導線整理成線束,再用扎帶固定到安裝耳的安裝孔上,整齊、美觀,可靠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的底部固定架包括底板,底板朝向電池的一面設有和所述的頂部限位邊框相對應的底部限位邊框。底部限位邊框包圍住N×M個電池的底部外側面,起到限位作用,進一步使電池不能輕易移動,穩固性更好。
作為優選,所述的底部限位邊框連在所述的底板的兩個短邊和一個長邊上,所述的底板朝向電池的一面設有N-1塊底部定位板,所述的底部定位板和所述的底部限位邊框圍成N個容腔。安裝時,長邊框朝下,將電池一個個從上往下放到容腔中,即可進行搬動或下一步驟的安裝。底部定位板和頂部定位板的位置相對應,每個容腔中放置一列電池,即起到定位作用,又能在相鄰列電池間起到隔離保護作用,避免相鄰列電池間發生互相擠壓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鑒穎,未經沈鑒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04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