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汽車電池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0404.1 | 申請日: | 2014-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8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汪濱;舒文祥;方明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鑒穎 |
| 主分類號: | H01M2/02 | 分類號: | H01M2/02;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電池 | ||
1.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座(18)和上蓋(19)連接成的箱體,箱體中有多個電池包(20),多個電池包(20)排布成相鄰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第一區域的電池包(20)排成兩層,每層有前后相鄰的兩個電池包(20),前排電池包(20)的電極耳向前,后排電池包(20)的電極耳向后;第二區域的電池包(20)排成兩層,每層有一個電池包(20),第二區域的電池包(20)的底部緊靠所述的第一區域的電池包(20)的側面,并且第二區域的電池包(20)和第一區域的電池包(20)互相垂直;所述的電池包(20)通過相應的串聯銅排依次串聯連接構成總正極和總負極,所述的底座(18)的前側面設有電源插座(21),電源插座(21)通過電纜和總正極及總負極相連,所述的箱體的空隙中設有填充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池包(20)包括N×M個電池(12)及用于安裝N×M個電池(12)的底部固定架(14)和頂部安裝架(13)以及N+1個連接銅排,N×M個電池(12)以N列M排排列疊放在所述的底部固定架(14)和頂部安裝架(13)圍成的容腔中,所述的頂部安裝架(13)包括蓋在N列電池(12)的有電極耳端面的蓋板(1),蓋板(1)上設有2N列槽孔(2),每列槽孔設有M排槽孔(2),每列槽孔(2)的設置位置和電池(12)的電極耳的位置相對應,電池(12)的電極耳穿過槽孔(2)并彎折后和所述的連接銅排相連,構成電池包的正極和負極,所述的蓋板(1)的背面設有頂部限位邊框(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限位邊框(3)連在所述的蓋板(1)的兩個短邊和一個長邊上,蓋板(1)的背面設有N-1塊頂部定位板(7),所述的頂部定位板(7)和所述的頂部限位邊框(3)圍成N個容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板(1)上設有N條凸棱(4),N條凸棱(4)分別設置在第1列和第2列槽孔(2)之間、第3列和第4列槽孔(2)之間……第2N-1列和第2N列槽孔(2)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板(1)正面設有兩排和蓋板(1)垂直的安裝耳(5),兩排安裝耳(5)分別靠近蓋板(1)的前側邊及后側邊,每排安裝耳(5)有多個間隔設置的安裝耳(5),安裝耳(5)上有安裝孔(6)。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固定架(14)包括底板(15),底板(15)朝向電池(12)的一面設有和所述的頂部限位邊框(3)相對應的底部限位邊框(1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限位邊框(16)連在所述的底板(15)的兩個短邊和一個長邊上,所述的底板(15)朝向電池(12)的一面設有N-1塊底部定位板(17),所述的底部定位板(17)和所述的底部限位邊框(16)圍成N個容腔。
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銅排設在所述的蓋板(1)的正面,所述的連接銅排包括兩個第一連接銅排(8)和N-1個第二連接銅排(9),所述的第二連接銅排(9)上有兩列卡孔(10)和兩個螺柱(11),所述的第一連接銅排(8)上有一列卡孔(10)和兩個螺柱(11),每列卡孔(10)的位置和蓋板(1)上的每列槽孔(2)的位置相對應,兩個第一連接銅排(8)分別蓋在蓋板(1)的第1列槽孔(2)及第2N列槽孔(2)上,其余依次相鄰的兩列槽孔(2)上分別蓋有一個所述的第二連接銅排(9)。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區域的電池包(20)包括4列6排個電池(12),第二區域的電池包(20)包括3列6排個電池(12)。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為有機硅、環氧、聚氨酯、聚酯、酚醛、丙烯酸、聚醚、有機氟、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中的任何一種材料或任何兩種以上材料的組合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鑒穎,未經沈鑒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04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