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平衡車的駕駛模式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0718.0 | 申請日: | 2014-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93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中元;張珍源;王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0 | 分類號: | G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區汽車零部件產***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平衡 駕駛 模式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代步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動平衡車的駕駛模式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平衡車或者動平衡車是一種先進的短途代步車,比如目前市場上的ninebot系列自平衡代步機器人,是直接利用電能作為動力,并通過內置的微機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組成姿態測量傳感器,感測車身的姿勢狀態,通過高速處理器計算出控制指令,驅動馬達來移動車身。
現有技術中,駕駛員需通過控制油門或手動形變開關的方式來使平衡車分辨載人模式和無人模式。但是,當駕駛員離開平衡車時,如果忘記關閉油門或手動形變開關、或誤觸油門或及開關,會判定其仍為載人模式,平衡車有可能會進入動作狀態,導致一定的潛在危險。
因此,亟待提供一種動平衡車的駕駛模式檢測裝置,避免駕駛員誤操作使平衡車進入動作狀態,消除潛在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動平衡車的駕駛模式檢測裝置,用以避免駕駛員誤操作使平衡車進入動作狀態,消除潛在的危險。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動平衡車的駕駛模式檢測裝置,其包括,
腳踏板,位于動平衡車的腳踏位置處;
檢測機構,位于所述腳踏板的下方,用于檢測所述腳踏板是否發生整體形變,以判斷所述動平衡車是否是載人模式。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腳踏板包括腳踏墊以及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所述腳踏墊的下方,所述檢測機構位于所述支撐板的下方。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檢測結構包括形變開關以及傳感器,所述形變開關位于傳感器的正上方,所述形變開關用于跟隨所述腳踏板的整體形變,所述傳感器用于將所述腳踏板的整體形變轉換成對應的電信號。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形變開關為一彈性元件。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元件的材料為硅膠或橡膠或PU。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傳感器為光電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或可復位觸動開關。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傳感器的數量為4個,分別按所述腳踏板上被踩踏時的位置點來設置。
優選地,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蓋板,與形變開關鑄成一體,位于所述支撐板的下方,所述傳感器的上方。
與現有的方案相比,動平衡車的腳踏位置處的腳踏板一旦有變形,位于所述腳踏板的下方的檢測機構即可自動檢測所述腳踏板是否發生整體形變,以判斷所述動平衡車是否是載人模式,避免駕駛員誤操作使平衡車進入動作狀態,消除潛在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駕一駛模式檢測裝置的頂部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一駕駛模式檢測裝置的底部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一駕駛模式檢測裝置的側視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一檢測結構設置位置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一檢測機構受壓后形變開關的形變示意圖;
圖6為本申請圖1檢測機構的具體實施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申請圖1檢測機構的具體實施結構剖視圖;
圖8為本申請實施例二駕駛模式檢測裝置的側視圖;
圖9為本申請實施例二檢測結構設置位置放大示意圖;
圖10為本申請實施例二駕駛模式檢測裝置的底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闡述。應該理解,以下列舉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下述實施例中,動平衡車的腳踏位置處的腳踏板一旦有變形,位于所述腳踏板的下方的檢測機構即可自動檢測所述腳踏板是否發生整體形變,以判斷所述動平衡車是否是載人模式,避免駕駛員誤操作使平衡車進入動作狀態,消除潛在的危險。
本申請的核心思想:
本申請下述實施例提供的動平衡車的駕駛模式檢測裝置,其核心包括:腳踏板,位于動平衡車的腳踏位置處;檢測機構,位于所述腳踏板的下方,用于檢測所述腳踏板是否發生整體形變,以判斷所述動平衡車是否是載人模式。
本申請下述實施例中,以腳踏板包括分體的腳踏墊以及支撐板為例進行說明。但是需要說明的是,腳踏板的具體結構不局限于下述實施例中的部件,也可以有其他等同替代方式,比如形成一整體的踏板,呈中空結構。中空結構中增加凸點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納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07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