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廂式運輸車、廂體及其底側梁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30510.0 | 申請日: | 2014-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27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國浩;宋祖興;朱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4 | 分類號: | B62D33/04;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邢雪紅 |
| 地址: | 518067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輸車 及其 底側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輸車,特別涉及一種廂式運輸車、廂體及其底側梁。
背景技術
廂式運輸車主要用于全密封運輸各種物品,其具有機動靈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運輸量大、充分利用空間及安全、可靠等優點。廂式運輸車的廂體通常包括:一底架、沿長度方向設置的側板、位于側板的前端的前墻、位于側板的后端的后墻以及位于側板頂部的頂板。底架包括:沿橫向設置的底橫梁、鋪設在底橫梁上的底板和沿縱向設置并位于底架寬度方向兩側的底側梁。一般的,現有的底側梁呈C型截面結構,其包括一上翼板、一下翼板和一腹板,底架上鋪設的底板通常與底側梁的上翼板對接或者搭接,側板與底側梁上翼板焊接。在裝卸貨物和運輸的過程中,貨物與側板產生撞擊,且集中在側板下端0~300mm高度范圍內,由于側板為薄板,撞擊后容易導致側板變形、油漆開裂及銹蝕。
為避免上述情況,通常會在箱內四周緊貼底板焊接高度為200~300mm、厚度為2~3mm的防撞板,防撞板與側板進行點焊固定。上述方法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貨物與側板的撞擊,但防撞板與側板點焊固定,防撞板長期承受貨物的撞擊容易脫落,且不便于后期的維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廂式運輸車廂體的側板被撞擊后容易導致變形、油漆開裂及銹蝕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有效防止廂體被撞擊后導致側板變形、油漆開裂及銹蝕的底側梁。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本實用新型底側梁的廂體。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本實用新型底側梁的廂式運輸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底側梁,用于廂式運輸車,包括一長條形的基體和由所述基體向上延伸而形成的長條形的防撞部,所述防撞部沿長度方向設置至少一凸筋。
所述的底側梁,所述防撞部包括:一長條形的防撞板和位于所述防撞板頂部的上翼板,所述凸筋設置在所述防撞板的長度方向上并延伸至所述防撞板長度方向的兩端。
所述的底側梁,所述防撞板為波紋板,其包括交替布置的至少一波峰部和至少一波谷部,所述凸筋為所述波峰部。
所述的底側梁,所述凸筋的截面形狀為梯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或半圓形。
所述的底側梁,所述上翼板和所述基體之間設置至少一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截面形狀為C形、矩形或Ω型。
所述的底側梁,所述基體的截面呈C形,所述基體包括一中間板、一與所述中間板平行的下翼板以及連接在所述中間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間的腹板,所述中間板與所述防撞板的下端相連,且所述上翼板、所述中間板和所述下翼板位于所述防撞板的同一側。
所述的底側梁,所述底側梁由鋼材經羅拉、擠壓或折彎加工而成。
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廂體,包括一底架、沿長度方向設置的側板、位于所述側板的前端的前墻、位于所述側板后端的后墻以及位于所述側板頂部的頂板,所述底架包括沿橫向設置的底橫梁、鋪設在所述底橫梁上的底板和沿縱向設置并位于所述底架寬度方向兩側的底側梁,所述底側梁為上述的底側梁,所述底側梁的防撞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所述的廂體,所述底側梁的上翼板與所述側板固定連接,所述基體與所述底板、所述底橫梁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廂式運輸車,包括車頭、位于所述車頭后方的車架以及安裝在所述車架上方的上述的廂體。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底側梁因在基體上方設置有防撞部,且該防撞部設置有凸筋,使得該底側梁具有良好的抗撞擊能力,且本實用新型的底側梁的防撞部是由基體向上延伸而成的一體式結構,使得防撞板不易脫落。
本實用新型的廂體因采用上述底側梁使得貨物對廂體進行撞擊時,由現有技術中的貨物對側板的撞擊轉化為對底側梁的撞擊,而上述底側梁具有良好的抗撞擊能力,進而有效緩解貨物對廂體撞擊所導致側板變形、油漆開裂、銹蝕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廂式運輸車因采用上述底側梁,增強了抗貨物撞擊能力,有效緩解貨物對廂體撞擊而引起的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廂體的在一實施例中的側面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廂體的A-A截面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側梁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加強筋的截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廂體的在另一實施例中的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未經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05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