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旁油路節(jié)流調速回路的叉車液壓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270987.4 | 申請日: | 2014-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84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溫躍清;陳捷;余建福;袁正;李戈操;陳秀云;徐家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9/22 | 分類號: | B66F9/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6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油路 節(jié)流 調速 回路 叉車 液壓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叉車技術領域,具體為叉車液壓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25T以下的叉車大多數(shù)采用的是定量泵液壓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流量一般是根據(jù)門架上升所需的流量要求來確定的。而當門架做傾斜或屬具動作時,由于工作油缸運動速度的要求,所需流量僅為最大流量的30%~50%,多余的流量通過溢流閥高壓溢流回液壓油箱中,由此產(chǎn)生了很大的能量損失,引起系統(tǒng)發(fā)熱,影響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圖2為普通叉車門架傾斜或屬具油路的液壓原理圖,它是由工作油缸1、多路換向閥片2組成,閥桿處于中位時,P至T是相通的,而換向為是不通的。閥桿換向位時,發(fā)動機全速工作,由于工作油缸運動速度的限制要求,油泵輸出流量不會全部通過多路換向閥片2進入工作油缸,P口的壓力就會增大,溢流閥3開啟,多余的油液通過溢流閥3高壓溢流回液壓油箱中。所以這種回路系統(tǒng)功率損失大,易發(fā)熱。?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減少系統(tǒng)的功率損失、減少發(fā)熱,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改進,提供一種具有旁油路節(jié)流調速回路的叉車液壓系統(tǒng)。?
具有旁油路節(jié)流調速回路的叉車液壓系統(tǒng)包括工作油缸和多路換向閥片;所述多路換向閥片包括多路換向閥和溢流閥;所述多路換向閥為三位六通換向閥,其第一進油口C、第二進油口D通過三通管道和多路換向閥片的進油口P相通,所述第二進油口D處設有入口單向閥;所述溢流閥的進口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進油口P,溢流閥3的出口連通著回油道;所述多路換向閥的第一回油口E連通著回油道,第二回油口F連通著回油道,第一工作油口G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第一工作油口A,第二工作油口H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第二工作油口B;所述回油道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回油口T;第一進油口C和第二回油口F之間設有旁通油路,所述旁通油路為節(jié)流油道;當多路換向閥處于中位時,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接通;當多路換向閥換向到右位時,第二進油口D與第一工作油口G接通,第二工作油口H與第一回油口E接通,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之間通過節(jié)流油道相通;當多路換向閥換向到左位時,第二進油口D和第二工作油口H接通,第一工作油口G與第一回油口E接通,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之間通過節(jié)流油道相通。?
所述節(jié)流油道為節(jié)流孔或節(jié)流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本實用新型在多路閥中內置旁路節(jié)流油道,調節(jié)進入工作油缸的流量,避免了系統(tǒng)多余的流量通過溢流閥高壓溢流回液壓油箱中,減少系統(tǒng)發(fā)熱,結構簡單,效果好;?
2.在多路閥中內置旁路節(jié)流油道,調節(jié)油缸運動速度,結構緊湊,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普通叉車門架傾斜或屬具油路的液壓原理圖。?
上圖中序號:工作油缸1、多路換向閥片2、溢流閥3、多路換向閥4、節(jié)流油道5、三通管道6、回油道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參見圖1和圖2,具有旁油路節(jié)流調速回路的叉車液壓系統(tǒng)包括工作油缸1和多路換向閥片2。多路換向閥片2包括多路換向閥4和溢流閥3。多路換向閥4為三位六通換向閥,其第一進油口C、第二進油口D通過三通管道和多路換向閥片2的進油口P相通,所述第二進油口D處設有入口單向閥;溢流閥3的進口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進油口P,溢流閥3的出口連通著回油道7;多路換向閥4的第一回油口E連通著回油道,第二回油口F連通著回油道,第一工作油口G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第一工作油口A,第二工作油口H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第二工作油口B;回油道7連通著多路換向閥片的回油口T;改進在于:第一進油口C和第二回油口F之間設有旁通油路,所述旁通油路即為節(jié)流油道5,節(jié)流油道5為節(jié)流孔(或節(jié)流槽)。?
當多路換向閥4處于中位時,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接通;當多路換向閥4換向到右位時,第二進油口D與第一工作油口G接通,第二工作油口H與第一回油口E接通,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之間通過節(jié)流油道5相通;當多路換向閥4換向到左位時,第二進油口D和第二工作油口H接通,第一工作油口G與第一回油口E接通,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之間通過節(jié)流油道5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的工作原理:當多路換向閥4處于中位時,液壓油通過多路換向閥片2的進油口P經(jīng)多路換向閥4的第一進油口C、第二回油口F,回油道7與回油口T回液壓油箱,工作油缸1不動作。?
當工作油缸向右運動時,操作多路換向閥4至右位,一部分壓力油通過多路換向閥片2的進油口P經(jīng)多路換向閥4的第二進油口D、第一工作油口G經(jīng)多路換向閥片2的第?一工作油口A輸送到工作油缸1的無桿腔,推動油缸右移;多余的壓力油通過第一進油口C與第二回油口F之間節(jié)流油道5旁路流回油箱,節(jié)流油道5中的孔或槽大小可根據(jù)工作油缸的流量要求來設定,只要調節(jié)通過旁路節(jié)流油道的流量,就能調節(jié)進入工作油缸1的流量,從而就調節(jié)了工作油缸1的運動速度。當多路換向閥4換向至左位,工作油缸向左運動時,工作原理是相通的。這里的溢流閥3作安全閥用,正常工作時,溢流閥3處于關閉狀態(tà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709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