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輕質汽油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49640.1 | 申請日: | 2014-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07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宇超;鄭濤;于義農;王淑華;王焱;李士國;王童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宇超 |
| 主分類號: | C10G5/06 | 分類號: | C10G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油 回收 裝置 | ||
1.一種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氣輸入端(1)、混合氣輸出端(2)、自然冷卻管(3)、導流管(4)、橫管(5)和儲水儲油管(6);
所述的混合氣輸入端(1)通過導流管(4)連接自然冷卻管(3)的一端,自然冷卻管(3)的另一端通過導流管(4)連接橫管(5),橫管(5)上設置有混合氣輸出端(2);所述的導流管(4)底部設置有儲水儲油管(6);
所述的自然冷卻管(3)置于最頂端,內部設置有隔板(7);
所述的儲水儲油管(6)置于最底端,側部設置有閥門(8);
混合氣體通過混合氣輸入端(1)進入導流管(4)再進入自然冷卻管(3)進行冷卻,冷卻后的混合氣體通過導流管(4)進入橫管(5),再從混合氣輸出端(2)輸出,冷卻后的液態輕質汽油從導流管(4)進入儲水儲油管(6),通過打開設置在儲水儲油管(6)上的閥門(8),實現將輕質汽油從混合氣體中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冷卻管(3)為陣列形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冷卻管(3)為螺旋形式。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7)為遮擋在自然冷卻管(3)上半部的半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7)的截面為“十”字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包圍在自然冷卻管(3)外圍的冷卻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汽油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水儲油管(6)內部設置有內膽,內膽內部循環流通有熱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宇超,未經王宇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496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