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系統及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3402.1 | 申請日: | 2014-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91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R·P·S·桑吉亞;S·A·貝德納茲;D·班德歐派迪亞;S·D·喬森;M·B·古特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安迪機車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5/07 | 分類號: | F02M25/07;F02B75/18;F02M35/1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華 |
| 地址: | 美國伊利諾伊州***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系統 | ||
1.一種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進氣歧管,其被配置為將空氣分配到發動機的第一氣缸排;
第二進氣歧管,其被配置為將空氣分配到發動機的第二氣缸排;
第一排氣歧管,其被配置為將廢氣從所述第一氣缸排排出到大氣中;
第二排氣歧管,其被配置為將廢氣從第二氣缸排中的非供體氣缸排出到大氣中;和
第三排氣歧管,所述第三排氣歧管獨立于第一排氣歧管和第二排氣歧管并被配置成將來自第二氣缸排的供體氣缸的廢氣再循環到所述第一和第二進氣歧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冷卻器,其被配置為冷卻從第三排氣歧管流到第一進氣歧管的廢氣;和
第二冷卻器,其被配置為冷卻從第三排氣歧管流向第二進氣歧管的廢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控制閥,其設置在第一冷卻器的下游,所述第一閥被配置成選擇性地將第一量的廢氣從第三排氣歧管引導到第一進氣歧管;和
第二控制閥,其設置在第二冷卻器的下游,所述第二閥被配置成選擇性地將第二量的廢氣從第三排氣歧管引導到第二進氣歧管。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的廢氣等于所述第二量的廢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體氣缸彼此相鄰定位;供體氣缸中的至少一個位于所述第二氣缸排的第一端附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通道,所述通道流體連接所述第二排氣歧管和第三排氣歧管;和
第三控制閥,其設置在所述通道中并被構造成選擇性地將第三量的廢氣從第三排氣歧管引導到第二排氣歧管。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缸排和所述第二氣缸排相對于彼此以一定角度設置。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體氣缸在第二氣缸排彼此相鄰定位;
第一非供體氣缸位于所述第二氣缸排的第一端附近;和
第二非供體氣缸位于所述第二氣缸排的第二端附近。
9.一種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氣缸排;
第二氣缸排,所述第二氣缸排包括:
????供體氣缸,所述供體氣缸彼此相鄰定位;
????第一非供體氣缸,其鄰近所述第二氣缸排的第一端定位;和
????第二非供體氣缸,其鄰近所述第二氣缸排的第二端定位;
所述發動機還包括:
第一進氣歧管,其連接在大氣和所述第一氣缸排之間;
第二進氣歧管,其連接在大氣和所述第二氣缸排之間;
第一排氣歧管,其連接在所述第一氣缸排和所述大氣之間;
第二排氣歧管,其連接在所述第一非供體氣缸和第一進氣歧管之間;
第三排氣歧管,其連接在所述供體氣缸和所述第一及第二進氣歧管之間;以及
第四排氣歧管,其連接在第二非供體氣缸和第一排氣歧管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控制閥,其設置在所述第三排氣歧管和第一進氣歧管之間;
第二控制閥,其設置在所述第三排氣歧管和第二進氣歧管之間;
連接第二排氣歧管和第三排氣歧管的通道;
第三控制閥,其設置在所述通道中;和
控制器,其被配置成選擇性地調節第一、第二和第三控制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安迪機車公司,未經易安迪機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34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用空氣濾清器
- 下一篇:雙雙并排自由活塞永磁直線發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