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運輸船舶的復合保溫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4421.X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60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杜民獻;王春雄;陳凌志;彭華廈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3/14 | 分類號: | B63B3/14;B32B15/095;B32B1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運輸 船舶 復合 保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運輸船舶的復合保溫板。
背景技術
作為船體的保溫板,既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又要求具有良好的強度性能,目前船舶多采用聚氨酯材料和玻璃棉材料,但是上述材料雖然保溫性能優異,但是強度不夠,并且當尺寸較大時候會形成空腔,導致強度下降,殘次品的幾率大大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板材能延長船舶的維修周期,并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另外也應當考慮到節約成本。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專利提供一種運輸船舶的復合保溫板。本專利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運輸船舶的復合保溫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鋼板層(1),第一玻璃鋼層(2),第一保溫層(3),鋁片層(4),第二保溫層(5),第二玻璃鋼層(6),第二鋼板層(7)和防潮板(8);
所述第一鋼板層(1)的厚度為5cm,第一玻璃鋼層(2)的厚度為4cm,第一保溫層(3)的厚度為20m,第二保溫層(5)的厚度為30cm,第二玻璃鋼層(6)的厚度為4cm,第二鋼板層(7)的厚度為4cm,防潮板(8)的厚度為10cm;
所述第一鋼板層(1)和第二鋼板層(7)的材質相同均為貝氏體鋼。
所述第一玻璃鋼層(2)和第二玻璃鋼層(6)的材質相同。
所述第一保溫層(3)的材質為聚氨酯泡沫板。
所述第二保溫層(5)的材質為巖棉保溫板。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具有耐磨,耐腐蝕等眾多優點,并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極高的實用性,能夠有效的節約成本和提高強度。本專利采用的貝氏體鋼的貝氏體組織通常通過空冷或控制冷卻速度得到。這類鋼具有高強度(530~1500MPa)、高韌性、抗拉強度隨貝氏體轉變溫度的降低而提高。工藝性能(可焊性和成型性)較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一種運輸船舶的復合保溫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鋼板層(1),第一玻璃鋼層(2),第一保溫層(3),鋁片層(4),第二保溫層(5),第二玻璃鋼層(6),第二鋼板層(7)和防潮板(8);
所述第一鋼板層(1)的厚度為5cm,第一玻璃鋼層(2)的厚度為4cm,第一保溫層(3)的厚度為20m,第二保溫層(5)的厚度為30cm,第二玻璃鋼層(6)的厚度為4cm,第二鋼板層(7)的厚度為4cm,防潮板(8)的厚度為10cm;
所述第一鋼板層(1)和第二鋼板層(7)的材質相同均為貝氏體鋼。(該貝氏體剛為市售產品即可);
所述第一玻璃鋼層(2)和第二玻璃鋼層(6)的材質相同。
所述第一保溫層(3)的材質為聚氨酯泡沫板。
所述第二保溫層(5)的材質為巖棉保溫板。
所述第一玻璃鋼層(2)和第二玻璃鋼層(6)的材質為樹脂纖維玻璃鋼,含有25-30%的樹脂,樹脂可以是環氧樹脂,纖維可以是碳纖維。
本專利采用的貝氏體鋼的貝氏體組織通常通過空冷或控制冷卻速度得到。這類鋼具有高強度(530~1500MPa)、高韌性、抗拉強度隨貝氏體轉變溫度的降低而提高。工藝性能(可焊性和成型性)較好。
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工業大學,未經湖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44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翻料機
- 下一篇:帶有防劃傷裝置的玻璃基板縱切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