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末端空氣導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1995.2 | 申請日: | 2014-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39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何敏;武福生;張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0 | 分類號: | F24F7/00;F24F13/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曹煥元 |
| 地址: | 2130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末端 空氣 導流 裝置 | ||
1.一種末端空氣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體(11)和出風口組(12);主筒體(11)的下端封閉設置,主筒體(11)的上端設有進風口(11-1);出風口組(12)有3組,3組出風口組(12)按照從下至上的次序一次稱為第一出風口組(12-1)、第二出風口組(12-2)和第三出風口組(12-3);3組出風口組(12)均設置在主筒體(11)的同一半側面外周上;
第一出風口組(12-1)包括1至6個下出風口(12-1a),且各下出風口(12-1a)均與主筒體(11)的內部相通,各下出風口(12-1a)的軸線均沿主筒體(11)的徑向設置;
第二出風口組(12-2)包括1至6個中間出風口(12-2a),且各中間出風口(12-2a)均與主筒體(11)的內部相通,各中間出風口(12-2a)的軸線與主筒體(11)的軸線的夾角α為45度至55度;
第三出風口組(12-3)包括1至6個上出風口(12-3a),且各上出風口(12-3a)均與主筒體(11)的內部相通,各上出風口(12-3a)的軸線與主筒體(11)的軸線的夾角β為25度至35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空氣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體(11)采用銅材質制成;所述各出風口組(12)的出風口采用銅材質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末端空氣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主筒體(11)的上部還沿其周向設有開口向外的呈環形的固定凹槽(11-2),固定凹槽(11-2)位于進風口(11-1)下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末端空氣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出風口組(12)的第一出風口組(12-1)的各下出風口(12-1a)沿主筒體(11)的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在主筒體(11)的一半側面上;出風口組(12)的第二出風口組(12-2)的各中間出風口(12-2a)沿主筒體(11)的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在第一出風口組(12-1)所在的主筒體(11)的半側面上,且與第一出風口組(12-1)的各下出風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對應;出風口組(12)的第三出風口組(12-3)的各上出風口(12-3a)沿主筒體(11)的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在第一出風口組(12-1)所在的主筒體(11)的半側面上,且與第一出風口組(12-1)的各下出風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末端空氣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出風口組(12)的第一出風口組(12-1)的各下出風口(12-1a)沿主筒體(11)的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在主筒體(11)的一半側面上;出風口組(12)的第二出風口組(12-2)的各中間出風口(12-2a)沿主筒體(11)的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在第一出風口組(12-1)所在的主筒體(11)的半側面上,且與第一出風口組(12-1)的各下出風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對應;出風口組(12)的第三出風口組(12-3)的各上出風口(12-3a)沿主筒體(11)的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在第一出風口組(12-1)所在的主筒體(11)的半側面上,且與第一出風口組(12-1)的各下出風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19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色接觸透鏡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帶防竄動裝置的載重汽車平衡懸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