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SOT23半導體的雙二極管封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0040.5 | 申請日: | 2014-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43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林;朱仕鎮;韓壯勇;鄭天鳳;朱文鋒;任書克;劉志華;曹丙平;王鵬飛;周貝貝;張團結;朱海濤;呂小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三聯盛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5/07 | 分類號: | H01L25/07;H01L23/49;H01L29/86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sot23 半導體 二極管 封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半導體器件制造領域,具體涉及雙二極管封裝結構,尤其是用于SOT23半導體的雙二極管封裝結構。
背景技術
貼片(SMT)二極管具有多種封裝方式,其中,SOT23半導體作為一種重要的封裝,其應用范圍很廣,例如應用于放大電路時,作電壓或電流放大之用途;應用于振蕩電路時,作調制、解調或自激振蕩之用途;應用于開關電路中時,作閘流、限流或開關管之用途等等,是一種重要的封裝型式。
常見的SOT23半導體的雙二極管封裝結構的應用模式,一般有三種,如圖1所示的串聯模式,如圖2所示的共陰極模式,以及如圖3所示的共陽極模式,上述各種應用模式的雙二極管的封裝結構,一般都是將兩粒二極管芯片分別分裝,常常導致SOT23半導體的封裝體積太大,增大了兩粒二極管的封裝成本,降低了電路板的利用率,給生產帶來很大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SOT23半導體的雙二極管封裝結構,將兩粒二極管芯片封裝至一粒SOT23元器件中,降低SOT23半導體的封裝體積,減少二極管的封裝成本,同時提高了電路板的利用率,從而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SOT23半導體的雙二極管封裝結構,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粘片板,粘片板向上延伸出單引腳,粘片板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側腳和第二側腳;串聯模式時,所述第一芯片設于第一側腳上,所述第二芯片設于粘片板上靠近第二側腳的位置處,第一芯片通過焊絲與粘片板電連接,第二芯片通過焊絲與第二側腳電連接;共陰極模式時,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別設于粘片板上的左右位置處,第一芯片通過焊絲與第一側腳電連接,第二芯片通過焊絲與第二側腳電連接;共陽極模式時,所述第一芯片設于第一側腳上,所述第二芯片設于第二側腳上,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通過焊絲與粘片板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側腳和第二側腳的外側(遠離粘片板的方向)均開設有凹槽。更進一步的,所述凹槽是半圓形凹槽。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側腳和第二側腳結構相同。該第一側腳和第二側腳的結構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強框架的結合力,進而實現穩定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通過芯片集成將兩粒二極管芯片封裝至一粒SOT23元器件中,可以節省封裝體積,有效提高電路板的利用率,有效的減少兩粒二極管的封裝成本,并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另外,第一側腳和第二側腳的獨特設計的結構,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強框架的結合力,進而實現穩定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雙二極管封裝結構的串聯模式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雙二極管封裝結構的共陰極模式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雙二極管封裝結構的共陽極模式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SOT23半導體封裝雙二極管串聯模式時內部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SOT23半導體封裝雙二極管串聯模式時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SOT23半導體封裝雙二極管共陰極模式內部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SOT23半導體封裝雙二極管共陰極模式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SOT23半導體封裝雙二極管共陽極模式內部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SOT23半導體封裝雙二極管共陽極模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4-圖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SOT23半導體的雙二極管封裝結構,包括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和粘片板13,粘片板13向上延伸出單引腳14,粘片板13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側腳15和第二側腳16。
具體的,參照圖4和圖5,串聯模式時,所述第一芯片11設于第一側腳15上,所述第二芯片12設于粘片板13上靠近第二側腳16的位置處,第一芯片11通過焊絲與粘片板13電連接,第二芯片12通過焊絲與第二側腳16電連接。
參照圖6和圖7,共陰極模式時,所述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分別設于粘片板13上的左右位置處,第一芯片11通過焊絲與第一側腳15電連接,第二芯片12通過焊絲與第二側腳16電連接。
參照圖8和圖9,共陽極模式時,所述第一芯片11設于第一側腳15上,所述第二芯片12設于第二側腳16上,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均通過焊絲與粘片板13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三聯盛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三聯盛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00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SAPO分子篩、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種噴墨印刷設備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