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重復使用的中性筆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71976.3 | 申請日: | 2014-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3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阮祺 |
| 主分類號: | B43K7/02 | 分類號: | B43K7/02;B43K5/00;B43K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731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復使用 中性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珠筆,特別是涉及一種可重復使用的中性筆。
背景技術
中性筆由于其書寫手感舒適,油墨粘度較低,并增加容易潤滑的物質,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因此中性筆成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書寫工具。但現有的中性筆筆芯不可再次灌注油墨,只能使用一次,既浪費了資源、又加重了污染環境,同時還增加了成本。
現有專利號為CN201020115767.6的中國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充墨雙筆芯中性筆,包括筆筒,筆筒兩端設有與筆筒活動連接的筆筒頭,筆筒頭上套有筆帽,筆芯的油墨管的長度不大于筆筒長度的一半,筆頭與油墨管一端活動連接,油墨管內放置有油封,油封將油墨管分隔成油墨腔和空氣腔,油墨加注器設于油墨管上靠近筆頭的一端,儲油瓶的瓶口處設有加注管,加注管與油墨加注器相配合。其中,油墨加注器中,加注管體穿過油墨管伸入油墨腔中,加注管體穿過油墨管的一端封閉,加注管體伸入油墨腔的一端開口,加注管體的封閉端上設有加注孔,加注管體內壁與圓錐形彈簧一端固定連接,封堵塞通過圓錐形彈簧與加注孔相配合。加注油墨時,將儲油瓶的加注管插入加注管體的加注孔中,擠壓儲油瓶的瓶體,圓錐形彈簧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收縮,繼而帶動封堵塞后退,封堵塞離開加注孔,油墨即從儲油瓶中流入加注管體中,加油過程中,油封后移,保持了油墨管內外氣壓的平衡,以避免油墨外溢;加注完成后,將儲油瓶的加注管抽出加注孔,外部壓力消失,圓錐形彈簧恢復原狀,帶動封堵塞重新封堵住加注孔。該實用新型通過在儲油瓶的瓶口處開設通孔,在該通孔上設有加注管的方法提供了一種可充墨雙筆芯中性筆。但是一方面,該實用新型的加注管內部結構復雜;另一方面,加注管的密封是利用彈簧擠壓封堵塞從而堵住加注孔,當密封塞采用較大硬度的材料時,則不利于加注孔的密封性能,當密封塞采用韌性較好的材料時,則受彈簧的擠壓會發生變形,影響密封的穩定性,同時,由于彈簧具有彈性,中性筆受到劇烈振動的情況下,彈簧易發生彈性變形,從而影響了密封能力,此外,由于油墨管的管壁過薄,加注管這樣直接穿過墨油管伸入油墨腔中,加注管在受到撞擊時,很容易使得加注管從油墨管上脫離,導致喪失密封能力。綜上,采用此密封結構不能夠對油墨實現有效得密封,尤其是對于粘度和粒度較小的油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好的可重復使用的中性筆。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重復使用的中性筆,包括筆芯、筆筒、筆筒頭和筆帽,所述筆芯包括墨油管、設置在所述墨油管一端的筆頭、設置在所述墨油管中的油墨以及設置在所述油墨上的密封油,其特征在于:筆筒和筆筒頭為一體件,筆帽和筆筒螺紋活動連接在一起;在靠近筆頭的墨油管上開設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上設置有密封塞。
作為改進,所述密封孔為通孔,所述通孔上設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所述通孔相通且所述螺紋孔的孔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所述密封塞包括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配合的塞柱和連接于所述塞柱的凸臺。通過設置凸部,從而增加了密封孔的長度,提高密封能力以及密封塞附在墨油管上的可靠性;另外,采用螺紋連接相對與滑動連接増長了油墨外漏的路徑,提高密封能力。
再改進,所述凸部的外側面上以所述螺紋孔的中心為中心設置有沉頭孔,所述密封塞上的凸臺上設置有內六角孔,所述密封塞的凸臺低于所述沉頭孔或與所述沉頭孔平齊。通過在凸部上設置適用于密封塞的凸臺坐落的沉頭孔,從而減小了所需凸部向外延伸的長度,有利于控制筆筒的外徑大小,同時在密封塞的凸臺上設置內六角孔,方便了密封塞的旋入。
再改進,所述筆筒包括左筆筒和右筆筒,所述左筆筒和所述右筆筒活動連接。將筆筒制成分體結構后,可以直接將筆帽和筆筒做成一體,減少了部件的數量,降低成本。
再改進,所述左筆筒包含內錐螺紋,所述右筆筒包含外錐螺紋,所述左筆筒和所述右筆筒通過所述內錐螺紋和所述外錐螺紋螺紋固定。錐螺紋的結構相對普通螺紋結構可以增加左、右筆筒在連接部位的厚度,使得連接更加可靠。另外,在所述右筆筒的所述外錐螺紋的端面的中心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直徑與所述墨油管的外徑相同。通過設置導向孔對墨油管在中間部位起到限位作用,減少在書寫過程中筆尖晃動的可能性。
再改進,所述左筆筒包含一接插部,所述接插部內壁設置有凹槽;所述右筆筒包含一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外壁設置有與所述凹槽相卡合的凸起。為另一種左、右筆筒的活動連接方式,實現了左、右筆筒的拔、插的連接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阮祺,未經阮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719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爐槽下燒結礦皮帶頭部取樣裝置
- 下一篇:一種圖像壓縮方法、設備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