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半潛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40295.0 | 申請日: | 2014-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86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傅強;肖元;王如壯;李磊;時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26476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上浮式平臺,特別是一種半潛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深海油氣田的不斷開發,淺海開發技術已難以滿足要求,半潛平臺具有性能優良,運動響應較小,工作水深范圍廣,抗風浪能力強,甲板面積大及裝載能力強等優點,現在在海洋石油的勘探及開采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傳統的半潛平臺結構形式如圖1所示,其結構形式為立柱2連接浮筒1和甲板盒3,甲板盒3位于水面上一定高度,以保證一定的氣隙(水線面與甲板盒下表面的距離),立柱2與甲板盒3通過焊接固定,且甲板盒3與立柱2的相對位置固定。傳統的半潛平臺如果要增大氣隙達到風暴海況的要求,則需要降低吃水,需要排出大量的壓載水,所用時間較長。另外,傳統的半潛平臺在拖航時甲板盒相對于立柱不能調節,高度不能降低,平臺的重心就較高,拖航狀態的風險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傳統的半潛平臺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甲板盒相對于立柱的位置可調節的半潛平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半潛平臺,包括浮筒、立柱和甲板盒,浮筒和甲板盒通過立柱連接,還包括升降裝置,用于連接于甲板盒與立柱之間使甲板盒相對于立柱的位置可調節。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升降裝置為液壓油缸頂升環梁插銷式升降裝置。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液壓油缸頂升環梁插銷式升降裝置包括固樁架、上環梁、下環梁、升降油缸和插銷裝置。所述固樁架套設于所述立柱上與所述甲板盒固定連接;所述下環梁/上環梁與所述甲板盒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油缸設置在上環梁和下環梁之間;所述插銷裝置包括第一插銷、第二插銷及插銷油缸,所述第一插銷用于連接上環梁與立柱,所述第二插銷用于連接下環梁與立柱,所述插銷油缸用于使第一插銷及第二插銷交替插入立柱。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固樁架的下端與所述甲板盒相焊接,所述下環梁的下端通過一基座與所述甲板盒連接。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固樁架的上端與所述甲板盒相焊接,所述上環梁的上端通過一基座與所述甲板盒連接。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升降油缸及所述插銷油缸的個數皆為多個,且升降油缸與插銷油缸間隔設置。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升降裝置為齒輪齒條式升降裝置。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立柱的截面形狀為方形或圓形。
上述的半潛平臺,其中,所述固樁架的截面形狀為方形或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1)由于甲板盒高度可調,可根據不同海域的海況情況,設定甲板盒的高度,使平臺在不同的海域都能有合適的氣隙,保持船舶的高適應性能。在溫和的海況條件下,可將甲板盒減低,整個平臺的重心降低,平臺的穩性更好,同時可增加平臺的甲板可變載荷,以增加平臺的工作效益。在拖航狀態時可以把甲板盒降的更低,進一步降低重心,減小風傾力矩,增加拖航狀態的航行穩定性及安全性。在環境惡劣的海況下(如遇到風暴時),可以快速提高甲板盒,從而增大氣隙,減小風浪對甲板盒的拍擊,提高抵抗風暴的能力。當浮筒破損失去浮力時,可以降低甲板盒,使甲板盒漂浮于海面,作為第二浮體,提供額外的浮力,使平臺永不傾覆。
(2)可保持相對較深的作業吃水,以讓平臺在自存工況的運動性能更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半潛平臺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半潛平臺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半潛平臺的甲板盒俯視圖;
圖4為圖2中的升降裝置的主視圖;
圖5為圖2中的升降裝置的俯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1—浮筒
2—立柱
21—銷孔
3—甲板盒
4—升降裝置
41—固樁架
42—上環梁
43—下環梁
44—升降油缸
45—插銷裝置
451—第一插銷
452—第二插銷
453—插銷油缸
46—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402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舶防撞系統及具有防撞系統的船
- 下一篇:一種磁羅經反射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