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踏板與控制桿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35104.1 | 申請日: | 2014-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66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漢東;葛文忠;李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漢東;葛文忠;李晶晶 |
| 主分類號: | B60T7/06 | 分類號: | B60T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1118 湖北省襄陽市中國***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踏板 控制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剎車裝置,尤其是一種汽車踏板與控制桿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汽車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家庭的代步工具,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大型客運、貨運車輛更是隨著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大量增加。同時,車輛生產所需的各種原材料的消耗也隨之增加,可汽車零部件的磨損率不低,損壞了就必須更換。因此必須考慮在安全的情況下,盡量節省汽車生產所消耗的資源。現在市場上的汽車踏板和控制桿大多為一體式,控制桿彎曲一端直接連接一金屬踏板的結構,而且金屬踏板設計的比較厚,制造時使用的原材料較多;金屬材料大都不防滑,在雨天、下雪天或者平時不注意腳下帶有比較滑的物質的時候,踩踏板都會比較滑,有時腳甚至會直接滑離踏板,如果后面跟有相距較近的車倆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一般汽車踏板所的金屬材料都是鋼、鐵,雖然這些材料資源廣,價位低,但過量的生產使用也是不可取的,能節約盡量節約,為后代多留一些資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有效防止安全隱患、成本低的汽車踏板與控制桿連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踏板本體;所述踏板本體上開有多個用于漏掉鞋底異物的通孔,所述通孔均布于踏板本體上;踏板本體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于防止踏板打滑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均布于踏板本體的上表面;踏板本體的下表面設有用于與弧形金屬控制桿一端相連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二個以上相互交錯設置用來支撐踏板的支桿,所述支桿兩端與踏板本體平齊;所述控制杠與支架為相同質地一體式結構。
所述踏板本體與支架的連接方式為焊接或螺釘連接。
所述支架包括二個相互交錯設置的支桿,所述弧形金屬控制桿與支架中的二支桿的交點相連。
所述支架為幾個相互交錯的支桿組成,為以交錯點為中心的中心對稱結構,構成X形、十字形或米字形。
所述踏板本體為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
所述防滑件與踏板本體的連接方式為膠粘或螺釘連接。
所述防滑件為多個均勻分布在踏板本體上的小型防滑件、也可以是一整個覆蓋于踏板本體于踏板本體上,形狀與踏板完全相同的大型防滑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①將由一整塊金屬構成的踏板改為了由金屬骨架支撐連接金屬片的結構,節省了資源。
②踏板上表面設置有防滑件和小孔,防止腳下沾有打滑物質時腳與踏板發生動摩擦,有效防止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踏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踏板本體2的下表面設有用于與弧形金屬控制桿6一端相連的支架1;支架1包括二個以上相互交錯設置用來支撐踏板的支桿,支桿兩端與踏板本體2平齊。
支架1為幾個相互交錯的支桿組成,為以交錯點為中心的中心對稱結構,構成X形、十字形或米字形。
支架1為硬質的金屬桿,可以起到支撐固定踏板2的作用。
圖2中,踏板本體2上開有多個用于漏掉鞋底異物通孔3,通孔3均布于踏板本體2上;踏板本體2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于防止踏板打滑的防滑件4,防滑件4均布于踏板本體2的上表面。
踏板本體2為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
防滑件4與踏板本體2的連接方式為膠粘或螺釘連接。
防滑件4為多個均勻分布在踏板本體2上的小型防滑件或一整個覆蓋于踏板本體2于踏板本體2上,形狀與踏板2完全相同的大型防滑件。
踏板2采用片狀結構且還鉆有小孔3,相比于現在市場上的踏板節省了原材料,骨架1既可起到支撐連接踏板2的作用。
踏板2為任意形狀金屬片,如: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等;可以根據汽車的款式、內型任意設計以配合汽車整體的設計風格。
圖3中,踏板本體2與支架1的連接方式為焊接或螺釘連接;支架1包括二個相互交錯設置的支桿,弧形金屬控制桿6與支架中的二支桿的交點相連。
在踩踏板2時,鞋底與踏板2接觸,踏板2由支架1支撐與控制桿6相連,連接點為5。踏板2上設置有防滑件4,可以防止鞋底與踏板發生動摩擦滑離踏板,從而減小安全隱患。踏板2上設置有小孔3,當鞋底帶有水、雪或垃圾時,在踩踏板時可以從小孔滲漏下來,防止水和垃圾一直留在鞋底與踏板之間造成打滑,出現安全隱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漢東;葛文忠;李晶晶,未經趙漢東;葛文忠;李晶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351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避障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手指重度燒傷康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