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裂蓋馬鞍菌人工菌種的分離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56733.5 | 申請日: | 2014-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15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恒雷;馮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830046 新疆維吾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鞍 人工 菌種 分離 培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野生食用菌人工菌種的分離培養方法,具體的涉及一種基于裂蓋馬鞍菌生物學特性、通過對裂蓋馬鞍菌子實體和基質的原產地采集和收集、子實體的輻照處理和組織分離、菌絲體的平板培養和種瓶培養人工分離培養裂蓋馬鞍菌人工菌種的方法。
背景技術
裂蓋馬鞍菌(Helvella?leucopus?Pers.)俗名巴楚蘑菇、地木耳,屬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盤菌目(Pizizales)、馬鞍菌科(Helvellaceae)、馬鞍菌屬(Helvella),原產于新疆巴楚縣原始胡楊林場,是葉爾羌河水、千年胡楊樹、干旱少雨的大漠氣候條件經大自然融合孕育出的一種綠色珍稀食用菌,素以純天然、質嫩味美、營養豐富而著稱,它不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大腦發育、防止腦動脈硬化、促進副腎皮質激素分泌、增強人體應激能力、溶血栓、降血壓、降低膽固醇等多種保健作用,市場上干品價格高達每公斤600元仍供不應求。
裂蓋馬鞍菌是一種珍稀名貴的野生食用菌,該菌子實體香氣濃郁、味道鮮美、質地細膩,其營養價值高于大宗的平菇、香菇及黑木耳等擔子菌,與羊肚菌相當。裂蓋馬鞍菌的子實體含有氨基酸、脂肪酸、礦質元素等成分,經測定:裂蓋馬鞍菌子實體中含有17種氨基酸,菌蓋、菌柄氨基酸含量分別為19.46g/kg和13.14g/kg,必需氨基酸含量為9.26g/kg和2.41g/kg,必需氨基酸分別占各自氨基酸總量的47.58%和48.78%,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組成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為8.56%,多糖含量為11.33%。裂蓋馬鞍菌形態特征獨特,菌蓋呈黑木耳狀,菌蓋裂片一般3~5片,暗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光滑至粉狀,裂瓣邊緣卷曲,邊緣有的與柄連生,寬2.0~4.0cm。菌柄白色至乳白色,上細下粗,中空,根部主體亦呈圓形,有須根,菌柄長2.0~6.0cm,上部粗1.0~1.5cm,下部粗達1.2~2.8cm,基部膨大處有溝和凹坑。裂蓋馬鞍菌分布地域廣闊,主要沿塔里木盆地北緣塔里木河流域分布,常見于南疆的胡楊林、新疆楊和庫爾勒香梨林中地面上或腐殖落葉層,北疆也偶有發現。裂蓋馬鞍菌主要生長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胡楊林的沙土中,在新疆農田防護林、老苜蓿地中也有生長,是一種土生型食用菌。裂蓋馬鞍菌生長發育條件苛刻,土壤多為林灌草甸土,有機質含量1.50%~3.18%,全氮0.06%~0.07%,全磷0.12%~0.14%,C/N?16.8~18.4,pH?7.3~8.6。發生時間一般為每年4月下旬~5月中旬,氣溫多在15~21℃,春雨降過或經冰山雪水浸潤之后裂蓋馬鞍菌就在塔里木河和葉爾羌河流域廣袤的林區地面上以單生、散生或群生方式破土而出,其傳播途徑主要以耳片在水中彈射孢子的方式逐水傳播。不同地域產裂蓋馬鞍菌子實體內均有細菌、放線菌、真菌三種伴生菌,與產地根系土壤中微生物類群一致,但其數量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要少。
近年來,由于對裂蓋馬鞍菌人為過渡采收加之其生長環境不斷惡化等原因其產量逐年下降,而人工馴化和栽培至今尚未獲實質性突破,急需深入開展包括人工菌種分離培養、栽培技術革新等應用基礎研究。但國內外對裂蓋馬鞍菌的研究甚少,近年來只有國內學者朱銘莪、孟慶玲、胡建偉等對裂蓋馬鞍菌的營養成分、免疫功能、抗氧化及抗腫瘤活性、孢子萌發及環境適應性進行了初步研究。因此,為了更好的保護野生裂蓋馬鞍菌種群及生物遺傳多樣性和可持續開發利用,急需對裂蓋馬鞍菌進行區域普查、育種技術及栽培技術的科技攻關。
本申請的發明人經過近兩年深入裂蓋馬鞍菌發生地對當地物候條件、發生基質、發生方式的野外實地考察結合實驗室大量細致的研究工作,設計了一種基于裂蓋馬鞍菌生物學特性、通過對裂蓋馬鞍菌子實體和基質的原產地采集和收集、子實體的輻照處理和組織分離、菌絲體的平板培養和種瓶培養人工分離培養裂蓋馬鞍菌菌種的方法,實驗業已證實該方法是一種簡便實用的裂蓋馬鞍菌人工菌種分離培養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裂蓋馬鞍菌人工菌種的分離培養方法,該方法包括裂蓋馬鞍菌子實體和基質的原產地采集和收集、子實體的輻照處理和組織分離、菌絲體的平板培養和種瓶培養等步驟。優選地,在裂蓋馬鞍菌人工菌種分離培養的步驟中還包括對裂蓋馬鞍菌子實體組織分離前進行就地的一次無菌處理和運返實驗室的二次無菌處理的步驟,經過上述處理可獲得裂蓋馬鞍菌人工純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大學;,未經新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673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于澆花的花盆
- 下一篇:一種賓王菇分子鑒定及菌種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