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49228.8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57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譚超;唐勁;郭子維;包丹;譚華明;張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501/57 | 分類號: | C07D501/57;C07D50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25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頭孢 美唑鈉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頭孢美唑鈉,由日本三共制藥株式會社開發研制,屬于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結構式如下所示),198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是一種廣譜、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厭氧菌均有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肺炎桿菌、克雷白桿菌、吲哚陰性和陽性變形桿菌等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頭孢美唑鈉的結構式
中國專利申請CN102127095A,公開了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其將頭孢美唑酸和異辛酸鈉反應后,通過結晶、洗滌、干燥得到成品,該方法大量使用有機溶劑,且有關物質含量較高。
中國專利申請CN101787040A,公開的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其將制備所得氰甲巰基乙酰氯與(6R)-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基巰甲基)-8-氧雜-5-硫代-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簡稱7-MAC)反應,得頭孢美唑芐酯,然后脫掉二苯甲基,加入頭孢美唑酸的晶種,攪拌析晶得到頭孢美唑酸,再在FeCl3/乙醚/CH2Cl2溶液中,與碳酸氫鈉成鹽、凍干得到頭孢美唑鈉,該方法的收率為58-62%。以凍干法得到頭孢美唑鈉,避免了有機溶劑的大量使用,但是該方法需經過頭孢美唑酸的結晶、干燥環節,生產周期相對較長,且在頭孢美唑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氫鈉,后凍干得到頭孢美唑,所得產品純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其具有收率高、產品質量優、易于工業化生產的優勢。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頭孢美唑二苯甲酯的制備
以(6R)-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基巰甲基)-8-氧雜-5-硫代-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簡稱7-MAC)為起始原料,加入氯仿攪拌溶解;加入堿,滴加氰甲巰基乙酰氯,攪拌,反應得頭孢美唑二苯甲酯;
(2)頭孢美唑酸的制備
將步驟(1)所得的頭孢美唑二苯甲酯在三氯化鋁-苯甲醚體系中反應0.5-3小時,加入冷卻至0℃以下的丙酮:水:濃鹽酸(重量比為8-9:8-9:1)的混合液終止反應,分層,取有機相加入活性炭脫色1h,過濾,得頭孢美唑酸的有機溶液,降溫至0-5℃備用;
(3)頭孢美唑鈉的制備
配置濃度為5-20重量%的碳酸氫鈉溶液,控溫-5~10℃加入步驟(2)所得的頭孢美唑酸有機溶液,攪拌,靜置分層,取水層,加入活性炭攪拌脫色,再控制0-5℃,加入中性氧化鋁攪拌脫色,過濾,所得濾液凍干,即得頭孢美唑鈉。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頭孢美唑二苯甲酯的制備
以7-MAC為起始原料,加入氯仿攪拌溶解,冷卻至-40~0℃,加入堿,滴加氰甲巰基乙酰氯,加畢,攪拌0.5-2h,加入純化水:氯化鈉:濃鹽酸(重量比為9:1:2)的混合液終止反應,靜置分層,取有機相,干燥,濃縮,得頭孢美唑二苯甲酯;
(2)頭孢美唑酸的制備
a)將二氯甲烷降溫至5-10℃,攪拌下加入三氯化鋁;
b)在a)得到的混合液中滴加苯甲醚,控溫15-20℃,加畢降溫至-20~-25℃;
c)在-20~-25℃攪拌下加入步驟(1)所得的頭孢美唑二苯甲酯,反應0.5-3小時,加入冷卻至0℃以下的丙酮:水:濃鹽酸(重量比為8-9:8-9:1)的混合液終止反應,分層,取有機相加入活性炭脫色1h,過濾,得頭孢美唑酸的有機溶液,降溫至0-5℃備用;
(3)頭孢美唑鈉的制備
配置濃度為5-20重量%的碳酸氫鈉溶液,控溫-5~10℃加入步驟(2)所得的頭孢美唑酸有機溶液,攪拌15-30min,靜置分層,取水層,加入活性炭攪拌脫色,再控制0-5℃,加入中性氧化鋁攪拌脫色,過濾,所得濾液凍干,即得頭孢美唑鈉。
本發明提供的頭孢美唑鈉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1)中,7-MAC與氰甲巰基乙酰氯的摩爾比為1:1.1-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492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