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從靈芝中提取分離的兩種藥用化合物及其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38991.0 | 申請日: | 2014-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89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波;李啟發;夏柯;文煥松;劉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J19/00 | 分類號: | C07J19/0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趙麗 |
| 地址: | 610045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靈芝 提取 分離 藥用 化合物 及其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具體涉及從靈芝中提取分離的兩種具有藥理活性的化合物及其方法和用途,屬于植物化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靈芝是一類大型真菌,屬于層菌綱非褶菌目靈芝科靈芝屬,在我國藥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周朝《列子》一書中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者芝”的記載;中國最早的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靈芝列為上品,根據其形態和顏色分為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黃芝和紫芝六種,并分別描述了各自的性味和主治;對靈芝“滋補強壯、扶正固本”作用的論述更可見于歷代醫藥學專著中,如《新修本草》、《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可見我國古代學者對靈芝的重視。近三十年來,中外學者對靈芝(主要是赤芝)的、菌絲體、抱子粉和發酵液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極大促進了靈芝的發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靈芝的藥效已逐漸得到證實,通過對靈芝的生物活性物質研究,發現靈芝中主要含三萜類、多糖類、留體類、生物堿類、苯并啦酮類、脂肪酸類等化學成分類型,具有鎮靜鎮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神經保護、增進肝臟合成血清蛋白質、防止衰老等功效。由于靈芝還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意義,因而廣泛被人們所重視,同時科研領域也涌現出對靈芝的化學成分(藥效物質基礎)及其藥理研究的高潮。
靈芝中三萜類化合物,味苦,并多為高度氧化的羊毛留燒型衍生物,也存在羽扇豆燒型三萜(如Lupen),按照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數可以分為C24(如靈芝酮A,靈芝酮B等),C27(如赤芝酸A,B,C等)和C30(如靈芝酸A,靈芝酸B,靈芝酸C等)三大基本骨架,也可依據它的側鏈和功能團的差異分為五種基本結構類型。自1982年Kubota等首次從赤芝中分離獲得三萜類新型化合物,至1991年從靈芝屬中共分離到近140種三萜新化合物,并在其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制上進行綜述。相關專利申請及文獻報道如下:
1、“靈芝三萜類化合物的提取”,《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公開了用氯仿回流提取木屑栽培靈芝,氯份提取濃縮液經碳酸氫鈉溶液萃取,鹽酸酸化后,析出絮狀沉淀.沉淀再用氯仿提取,經減壓干燥得提取物粗品,三次提取實驗得率為0.41%~0.93%。粗品對Salkowski,Lieberman,磷鎢酸和香草醛等試劑呈三萜類特有的陽性反應,初步可以肯定此提取粗品為三萜類化合物。
2、中國專利CN102311475A公開了從一種從靈芝中分離出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醫藥用途,其化學結構式如下:其制備方法為:將靈芝用醇或醇溶液提取一次或2次以上,過濾,收集濾液,再減壓濃縮干燥,獲得醇提取物;將醇提取物加水,以石油醚萃取脫脂后,再以乙酸乙酯萃取,獲得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再以飽和NaHCO3水溶液萃取,取乙酸乙酯相蒸干,獲得粗品;將獲得的粗品進行色譜分離純化,得到上述化合物。本發明所述的化合物能作為治療腫瘤的藥物。
而本發明人在對靈芝化學成分進行研究時又發現并分離出了兩種新的三萜類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見,目前對于靈芝中所含的化學活性成分仍有具有進一步研發和探討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靈芝中提取分離的具有藥理活性的兩種藥用新化合物的方法及其用途。
實現本發明目的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從靈芝中提取分離的兩種新的藥用化合物,其化學結構式如式(Ⅰ)、式(Ⅱ)所示:
化學名稱為:3β,7β,15β-三羥基-11-羰基-羊毛甾烷-8-烯-24→20內酯。
化學名稱為:3β,7β,12β-三羥基-11,15-二羰基-羊毛甾烷-8-烯-24→20內酯
所述兩種藥用化合物從靈芝中提取分離的具體工藝步驟是:
A.將干燥的靈芝粉碎后用8-10倍重量濃度為8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5次,每次2小時,減壓濃縮至無醇后,將得到的濃縮液體按體積比1:5-10倍加水進行分散處理;
B.將水分散體用等體積乙酸乙酯萃取3-5次,回收溶劑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及水相部分;
C.將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甲醇完全溶解,然后以硅膠為載體,干燥后,濕法上樣,用硅膠柱色譜分離純化,收集目標物層析液,減壓濃縮干后,用甲醇溶解,過濾,濾液用C18反相色譜填料高壓制備分離,收集相對應的色譜峰,濃縮收集液至干分別得到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兩種白色粉末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89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