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簾式氣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34246.9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4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崔在鎬;金南均;任潤錫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1/232 | 分類號: | B60R21/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裝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簾式氣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在車輛碰撞時,該 簾式氣囊裝置由于更迅速且可靠地膨脹而能夠保護乘客免受撞擊。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隨著對于車輛的功能和便捷性以及乘客的安全的關注 增加,在發生車輛事故時保護乘客安全的裝置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 在安全裝置中,具體地講,氣囊系統與安全帶一起在車輛的正面碰撞 或側面碰撞期間起到防止乘客受傷的作用。
氣囊系統被配置成使得氣囊墊平時折疊在氣囊殼體中,并且如果 傳感器檢測到車輛碰撞則通過由充氣裝置迅速供應氣體到氣囊墊中而 立即膨脹,由此可以保護乘客免受車輛的撞擊。
因此,近幾年來,已經普遍使用響應于側面碰撞而沿著窗戶在長 度方向上膨脹的側面氣囊或簾式氣囊以及在駕駛員座位和乘客座位前 方的氣囊。
具體地講,與車輛的側面碰撞有關的氣囊系統一般分為用于保護 乘客頭部的簾式氣囊以及用于保護乘客側部的側面氣囊。
一般來講,簾式氣囊墊是沿著車輛的頂蓋側表面安裝在車輛的向 前/向后方向的用于在引入氣體時在車門玻璃板與乘客之間膨脹并且保 護坐在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上的乘客頭部的裝置。
因為簾式氣囊墊應當能保護坐在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上的所有乘 客,所以已經提供了當乘客的頭部壓迫到設置在車輛內部的表面上時 強制乘客的頭部與車門玻璃板保持預定的距離的規定,以使得假人的 頭部沖擊簾式氣囊部分,并且對沖擊部分進行了安全檢查以保持頭部 與車門玻璃板之間的預定距離。
如圖1所示,簾式氣囊墊10在車輛碰撞時膨脹,然后由于車輛的 B柱70而發生干擾,使得氣囊墊10未完全膨脹而這與設計不同。
在該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提高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的 理解,而不應作為對該信息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承 認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各方面旨在提供一種簾式氣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該簾 式氣囊裝置允許簾式氣囊墊在發生碰撞時在不與車輛的B柱發生干擾 的情況下正常工作。
根據本發明的各方面,一種簾式氣囊裝置可以包括:氣囊墊,其 與車輛內部的側表面聯接,氣囊墊具有多個獨立艙室,并且具有與艙 室對應的充氣裝置使得艙室選擇性地膨脹;檢測設備,其用于在車輛 碰撞時檢測車輛的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的撞擊;以及控制單元,其用 于比較從檢測設備傳遞的撞擊從而使氣囊墊膨脹。
所述氣囊墊可以包括覆蓋所述前排座位的側表面的前排座位艙室 以及覆蓋所述后排座位的側表面的后排座位艙室,使得前排座位充氣 裝置與所述前排座位艙室聯接,后排座位充氣裝置與所述后排座位艙 室聯接。
所述氣囊墊的前排座位艙室可以位于B柱的前側,并且可以具有 大到足以覆蓋所述前排座位的整個側表面的尺寸,并且所述后排座位 艙室可以位于所述B柱的后側,并且可以具有大到足以覆蓋所述后排 座位的整個側表面的尺寸。
所述控制單元可以比較從所述檢測設備傳遞的撞擊并控制使得與 所述前排座位和所述后排座位中的受到更強撞擊的一個對應的充氣裝 置首先被操作,并且當所述前排座位和所述后排座位中檢測到的撞擊 處于相似水平時,所述控制單元可以控制使得所述前排座位的充氣裝 置和所述后排座位的充氣裝置可以同時被操作。
所述充氣裝置與所述車輛的B柱聯接。
根據本發明的各方面,一種簾式氣囊裝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撞擊比較步驟,其在車輛碰撞時通過檢測設備檢測前排座位和后排座 位的撞擊,將檢測到的撞擊發送到控制單元,并且由所述控制單元比 較所述撞擊的差異;以及工作步驟,其根據在撞擊比較步驟中推導的 值操作對應的充氣裝置,并且通過所述充氣裝置使氣囊墊膨脹。
當所述前排座位的撞擊在所述撞擊比較步驟中比所述后排座位的 撞擊強時,前充氣裝置可以比后充氣裝置更早被操作。
當所述后排座位的撞擊在所述撞擊比較步驟中比所述前排座位的 撞擊強時,后充氣裝置可以比前充氣裝置更早被操作。
當所述前排座位和所述后排座位的撞擊在所述撞擊比較步驟中處 于相似水平時,前充氣裝置和后充氣裝置可以被控制成同時被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42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預警式安全帶
- 下一篇:車輛邊側翼防撞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