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促癌活性的定量檢測方法以及促癌劑的篩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67572.2 | 申請日: | 2014-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5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鄧芙蓉;魏紅英;郭新彪;楊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 定量 檢測 方法 以及 促癌劑 篩選 | ||
1.一種定量檢測待測物的促癌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適宜的細胞模型,按照相應細胞培養條件培養細胞;
2)之后用消化液消化細胞,按照所需量分為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培養箱靜置備用;
3)在供體細胞中同時加入兩種熒光探針,孵育一段時間;受體細胞靜置備用;將所有供體和受體細胞分為對受試組和對照組,將受試組和對照組的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分別按比例混合培養于培養板中;在受試組的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中加入待測物,對照組不加待測物;其中,兩種熒光探針分別為Calcein AM和DiI探針,Calcein AM探針的濃度為1~10μM,DiI探針的濃度為1~15μM;
4)經過一段時間孵育,使受試組和對照組的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分別流經流式細胞計,通過流式細胞計分別測量受試組和對照組的供體細胞將其中一種熒光探針轉移至受體細胞的單陽性細胞個數;
5)分別計算受試組待測物和對照組的Te值(轉移效率,Transfer effects),分別用Tecon和Tetest表示,Te值=單陽性細胞數/供體細胞數×100%;
6)計算該待測物的Te相對值,用TeR表示,TeR=Tetest/Tecon×100%;根據待測物的TeR評價待測物的促癌活性大小,TeR越小表明該待測物的促癌活性越強。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細胞模型采用適合貼壁生長的任何細胞系。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細胞模型選自以下任一個:源于腎臟的293細胞系、來源于皮膚的HaCat細胞、來源于肝臟的HepG2細胞和IAR20細胞、來源于神經系統的SH-SY5Y細胞、原代培養的正常心肌細胞、皮膚角阮細胞或成纖維細胞、肝臟細胞、人肺腺癌成纖維細胞A549細胞株、人皮膚鱗癌細胞株A43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細胞模型為選自HaCat細胞或293細胞。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CalceinAM探針的濃度為5μM,DiI探針的濃度為4μ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步驟3)中,供受體細胞的比例在1∶25-1∶100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在步驟3)中,其中供受體細胞的比例為1∶50。
8.如權利要求1-7任意所述的方法在體外篩選促癌劑中的應用,其中當TeR<90%時,該待測物被鑒定為促癌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6757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