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殼結構的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備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49219.1 | 申請日: | 2014-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28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華;劉鍵熙;楊開廣;李森武;吳瓊;張玉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F222/38 | 分類號: | C08F222/38;C08F220/06;C08F8/30;G01N1/40;G01N1/34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聚合物 及其 制備 應用 | ||
1.一種核殼結構的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微球顆粒,以單烯類功能單體與多烯類交聯單體制得的聚合物粒子為核,核表面為通過巰基與雙鍵(thiol-ene)的點擊化學接枝的半胱氨酸分子作為殼;此聚合物微球顆粒為:表面光滑且帶有氨基和羧基親水基團核殼結構的聚合物納米粒子;
所述單烯類功能單體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4-乙烯吡啶或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多烯類交聯單體是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雙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酯或二乙烯基苯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
殼的表面帶有氨基和羧基功能基團,其表面的半胱氨酸在殼中質量分數范圍是5% ~ 40 %。
2.按照權利要求1 所述的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單烯類功能單體與多烯類功能單體的摩爾比為1:0.2至1:5。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微球為單分散核殼結構聚合物納米粒子,粒徑為150 nm-5 μm;且對于糖肽具有親水作用色譜機理(HILIC)的富集作用。
4.一種權利要求1或3任一所述聚合物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形成聚合物核:將溶劑、單烯類功能單體、多烯類功能單體與引發劑混合加入反應器中,通惰性氣體5~60分鐘;將反應器溫度從室溫在10~60分鐘內升到反應溶液沸騰狀態,然后在0.5~4小時內將反應體系中的溶劑蒸餾掉30%-70%,聚合物核顆粒在溶劑蒸餾過程中形成;離心得到聚合物核顆粒,之后依次使用反應溶劑洗滌核顆粒中未反應物質2~5遍,在真空干燥箱中至恒重;
2)制備聚合物微粒的殼層:將得到的聚合物核顆粒、半胱氨酸、引發劑在反應溶劑體系中混合,在60-80℃下反應4-48小時;離心分離得到核殼結構聚合物納米粒子,之后依次使用反應溶劑洗滌微球中未反應物質2~5遍,在真空干燥箱中至恒重。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核時期,單烯類功能單體與多烯類功能單體的摩爾比為1:0.2至1:5,單體總摩爾數濃度為0.05-0.4mol/L;
其所用的溶劑為乙腈、甲醇、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中一種或二種以上混合;
引發劑為偶氮類自由基引發劑,加入量占單體總質量的0.5-10 %。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在形成殼層時期,體系中加入半胱氨酸質量與聚合物微球核比為1:0.1至1:10;半胱氨酸摩爾濃度為0.01-0.5 mol/L;
形成殼層時期,所述引發劑為偶氮類自由基引發劑,加入量占半胱氨酸總質量的0.5~10%。
7.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形成殼層時期,其所用的溶劑為甲醇、乙醇、丙醇、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水中一種或二種及以上混合溶液。
8.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聚合物微球用于生物樣品中糖肽、糖蛋白的分離和富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492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