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陸兩棲飛機吹氣襟翼風洞試驗模型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25363.1 | 申請日: | 2014-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6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衛平;楊康智;陳春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通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9/08 | 分類號: | G01M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9040 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陸 兩棲 飛機 吹氣 襟翼 風洞試驗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氣動力設計領域,尤其涉及襟翼吹氣附面層控制增升風洞試驗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軍、民用飛機的各種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比如追求良好 的機動性、短距離起降能力和起降安全性等,因此采用吹氣附面層控制來提高起降升力的相 關技術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于國內吹氣襟翼模型設計和制造上存在較多的缺陷與不足, 實際設計效果往往難以準確獲得風洞試驗驗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風洞試驗的吹氣動量系數 的測定及模擬不準確,即試驗模型的供氣管路和襟翼噴縫的設計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主要 體現在:試驗模型噴縫大小和位置設計,在縮比較大的試驗模型上實現具有一定的困難;模 型通氣管路的設計,特別是機翼、襟翼和穩壓腔的連接處,在考慮部件拆裝更換的同時,保 證其良好的氣密性和連通性對于內部空間相對狹小的飛機模型來說,都具有較大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水陸兩棲飛機吹氣襟翼風洞試驗模型,能夠解決技術背景中存 在的問題,該發明提供了吹氣襟翼試驗模型一種設計方法,解決了吹氣襟翼試驗中對吹氣動 量系數的控制、模擬問題,提高了其試驗的準確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水陸兩棲飛機吹氣附面層控制風洞試驗模型,包括:支撐件、連 接件、機身、墊板組件、機翼組件、通氣管路和流動控制裝置;
所述支撐件一端固定于風洞地板上,一端與所述連接件固定;
所述機身安裝在所述連接件上,機身與風洞地板之間的縫隙安裝所述墊板組件,所述墊板組 件固定于風洞地板上。
所述機翼組件通過定位銷安裝在所述連接件上;
所述通氣管路從支撐件通孔進入所述機身內部,連接控制裝置進氣口,經過控制裝置,分成 2路分別經所述連接件的開孔,進入所述機翼安定面的銑槽,分別從內、外襟翼兩端變角片 的通氣孔進入各自穩壓腔。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墊板組件,安裝在風洞地板,高度88毫米,目的消除地板附面 層對實驗模型的干擾;與所述機身接合處用迷宮槽形式相互咬合,縫隙寬度為5毫米,上面 覆上密封蓋板,在保證天平測力不受墊塊影響的同時,有效減小了縫隙干擾。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支撐件,與所述機翼的前后安裝通過2個定位凸臺定位,上下定 位通過機翼預留邊沿與半模連接件搭接,同時采用2個定位銷定位和8個M16螺釘緊固,嚴 格控制機翼和機身的安裝位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通氣管路,其特征在于采用銅管,與機翼的連接方式采用焊接形 式,輔以擋塊和壓板進行固定。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襟翼裝置,包含內襟翼和外襟翼,每個襟翼分別包含襟翼主體、 襟翼前蓋板、襟翼上蓋板及襟翼導管;襟翼主體內部設有穩壓腔;襟翼頭部設有噴縫;內襟 翼和外襟翼均采用了從兩端變角片進氣的方式;組裝時用螺釘緊固,在各通氣管路連接面設 有密封墊圈與密封接頭。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襟翼噴縫,其特征在于每個小噴縫長4.64毫米,小噴縫之間的 隔塊長度0.82毫米;所述內襟翼的噴縫高度0.29毫米;所述外襟翼根部噴縫高度0.29毫米, 稍部噴縫高度0.22毫米。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襟翼穩壓腔,其特征在于橫截面為直徑36毫米的圓;穩壓腔內 的管路進行均勻打孔設計;內襟翼和外襟翼穩壓腔內部分別均勻布置5個測壓點和2個測溫 點。
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襟翼穩壓腔結構設計以及兩頭進氣方式,有效保證了穩 壓腔內部各處壓力的一致性,使各個噴縫的氣流流動均勻、穩定,大大提高了吹氣動量系數 的控制精度;解決了吹氣襟翼試驗中對吹氣動量系數的控制、模擬問題,提高了其試驗的準 確度,為我國高性能水陸兩棲飛機的增升裝置研究打下了技術基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水陸兩棲飛機吹氣襟翼風洞試驗模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
圖2是機翼安裝定位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墊塊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機翼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襟翼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1為機翼組件,12為襟翼組件,13為流動控制裝置,14為連接件,15為支撐件,16 為機身組件,17為墊板組件,18為機翼通氣管路。
圖2中21為搭接面,22為定位凸臺,23為定位銷孔,24為緊固螺釘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通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航通飛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53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點雙力控作動筒隨動加載方法
- 下一篇:立式全科診斷檢查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