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鮮椒醬調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703329.4 | 申請日: | 2014-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43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英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周君記火鍋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4 | 分類號: | A23L1/2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400052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鮮椒醬 調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食品調味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鮮椒醬調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富含紅色素,維生素C含量也很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市場上的辣椒醬有用油炒制的、也有發(fā)酵制得的,其中發(fā)酵制得的辣椒醬性味溫和不易上火,但工藝復雜、質量不易控制、周期長,不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但炒制的辣椒醬調料食用后易上火、更嚴重還有拉肚子等不適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易上火的鮮椒醬調料。
本發(fā)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以下均以重量份計:
一種鮮椒醬調料,它由以下原料制得:
鮮椒醬51-54份、植物油17-21份、老姜4-6份、白砂糖2-4份、花生2-4份、谷氨酸鈉1-3份、榨菜1-3份、雞精2-4份、香辛料0.5-0.7份、高鮮精0.3-0.5份;所述高鮮精是由重量比為94-97:3-6:1-2的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琥珀酸二鈉混合制得。
優(yōu)選地,上述高鮮精是由重量比為95:5:2的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琥珀酸二鈉混合制得。
更優(yōu)選地,一種鮮椒醬調料,它由以下原料制得:
鮮椒醬52.5份、植物油19份、老姜5份、白砂糖3份、花生3份、谷氨酸鈉2份、榨菜2份、雞精3份、香辛料0.6份、高鮮精0.4份;所述高鮮精是由重量比為95:5:22的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琥珀酸二鈉混合制得。
上述鮮椒醬調料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操作步驟進行:
1)將上述植物油加熱至120-130℃,再向其中加入上述鮮椒醬、老姜、白砂糖、榨菜翻炒;使得油沸騰5-6分鐘后關火,制得第一份產(chǎn)品;
2)向上述第一份產(chǎn)品中依次加入上述花生、雞精、谷氨酸鈉、高鮮精、香辛料,攪拌均勻,起鍋制得鮮椒醬調料;
上述每種料下料前鍋內保持小沸騰、下料過程快速攪拌。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fā)明鮮椒醬調料麻辣香濃,其食用后不上火、對胃腸道沒有帶來不適感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實施例1
一種鮮椒醬調料,它由以下原料制得:
鮮椒醬52.5份、植物油19份、老姜5份、白砂糖3份、花生3份、谷氨酸鈉2份、榨菜2份、雞精3份、香辛料0.6份、高鮮精0.4份;所述高鮮精是由重量比為95:5:22的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琥珀酸二鈉混合制得。
上述鮮椒醬調料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操作步驟進行:
1)將上述植物油加熱至120-130℃,再向其中加入上述鮮椒醬、老姜、白砂糖、榨菜翻炒;使得油沸騰5-6分鐘后關火,制得第一份產(chǎn)品;
2)向上述第一份產(chǎn)品中依次加入上述花生、雞精、谷氨酸鈉、高鮮精、香辛料,攪拌均勻,起鍋制得鮮椒醬調料;
上述每種料下料前鍋內保持小沸騰、下料過程快速攪拌。
本發(fā)明制得的鮮椒醬調料,分別在沈陽、天津、長沙、寧波、重慶、南寧、汕頭和蘭州8個城市各隨機調研200人,分別對實施例1制備的調料香味、口感、上火、胃腸道影響進行評分:非常喜歡為5分,喜歡為4分,一般為3分,不喜歡為2分,十分不喜歡為1分;上火程度(為食用后第2-3天觀察皮膚、口腔情況):非常上火為++,有些上火癥狀為+,無上火癥狀為-;胃腸道影響程度(為食用后第2天觀察是否存在腸道疼痛、拉肚子等現(xiàn)象):影響癥狀非常明顯++,有些影響為+,無影響為-。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周君記火鍋食品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周君記火鍋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33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