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成天然產物Tarchonanthuslactone異構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75605.0 | 申請日: | 2014-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02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季;黃飛飛;黃雙平;劉東旺;王高鵬;王李平;覃雙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09/32 | 分類號: | C07D30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天然 產物 tarchonanthuslactone 異構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合成天然產物Tarchonanthuslactone異構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Tarchonanthuslactone,如下式(1)所示,是一種多聚酮的天然產物,于1979年被Bohlmann從一種叫Tarchonanthus?trilobus的樹的葉子中首次提取出來,它最終的外形結構是被Nakata等人通過不對稱合成的方法確定的。從Tarchonanthuslactone的結構看,它有一個α,β不飽和的δ內酯,還有兩個手性中心。Tarchonanthuslactone具有生物活性,研究發現它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含量,因此對Tarchonanthuslactone及其類似物、異構體的合成以用于構效關系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從而引起了眾多合成化學家、生物學家及藥理學家的極大興趣。
目前,已報導的合成Tarchonanthuslactone異構體(如式12所示)的方法只有兩例,即Hee-Yoon?Lee等人于2008年在Synlett,2009(2),pp0249-0252上發表的題為A?facile?total?synthesis?of?all?stereoisomers?oftarchonanthuslactone?and?euscapholide?from?chiral?epichlorohydrin和Vinod?K.Singh等人于2005年在TetrahedronLetters,2005,46,pp7527-7529上發表的題為Asymmetric?synthesis?of?all?the?stereoisomers?oftarchonanthuslactone的學術論文,而國內尚未有相關報道。仔細分析Hee-Yoon?Lee,Vinod?K.Singh等人的報道,他們的合成路線比較長,采用的試劑昂貴(如三甲基硅炔基鋰,Grubbs催化劑等)并且具有劇毒(如路線中使用的硫酸汞),有些反應多少存在速率慢、副反應多、后處理復雜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聚酮天然產物Tarchonanthuslactone異構體的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現有國內無Tarchonanthuslactone異構體合成路線研究,國外已有的兩例報道路線較長,試劑昂貴且有劇毒,并且有些反應多少存在速率慢、收率低、副反應多等問題。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合成天然產物Tarchonanthuslactone異構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氮氣保護下,將840mg(5R,7R,E)-5-羥基-7-((4-甲氧芐基)氧代)-2-辛烯酸)溶于0.5mL?DCM,在0℃下慢慢滴加0.9ml(2,4,6)-三氯苯甲酰氯和6.5ml吡啶,回溫到室溫反應2h;反應結束后,停止反應、萃取、合并有機相、洗滌、干燥、濃縮以及柱色譜分離,得到(5R,7R,E)-5-羥基-7-((4-甲氧芐基)氧代)-2-辛烯酸);
(2)將195mg(5R,7R,E)-5-羥基-7-((4-甲氧芐基)氧代)-2-辛烯酸)溶于13ml?DCM,加1.4ml?H2O,置于0℃下,將300.8mg?2,3-二氯-5,6-二氰對苯醌加入到反應體系中;反應結束后,停止反應、萃取、合并有機相、洗滌、干燥、濃縮以及柱色譜分離,得到(R)-6-((R)-2-羥基丙基)-5,6-二氫-2H-吡喃-2-酮);
(3)將55mg(R)-6-((R)-2-羥基丙基)-5,6-二氫-2H-吡喃-2-酮)溶解到7ml?DCM中,然后加入溶于3ml?DCM的159mg?3-(3,4-雙((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代)苯基)丙酸),再加入80mg?DCC,最后加入21.5mg?DMAP,在室溫下反應15h;反應完全后,停止反應、萃取、合并有機相、洗滌、干燥、過濾、濃縮以及柱色譜分離,得到(R)-1-((R)-6-氧-3,6-二氫-2H-2-吡喃基)異丙基-3-(3,4-雙((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代)苯基)丙酸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未經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756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環流節能型管殼式油冷卻器
- 下一篇:一種小鵝瘟卵黃抗體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