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含氮雜環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47107.5 | 申請日: | 2014-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8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黎桂輝;張敬來;任鐵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1/12 | 分類號: | C07D231/12;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張智偉 |
| 地址: | 475001***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含氮 雜環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含氮雜環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吡唑衍生物由于具有高的熒光量子產率,同時又是一類具有電子給體(D)-電子受體(A)結構單元的分子內電荷轉移化合物,因而在有機半導體材料、有機光電功能材料、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等方面得到應用,展示出十分活躍的應用前景。同時此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生理活性,在抗癌、抗氧化、自由基清除和作為除草劑方面而被廣泛的應用。另一方面吡唑衍生物及其金屬配合物被廣泛地應用于有機合成化學、溫室氣體的控制與利用、環境監測與分子、離子的識別等方面。近年來新的吡唑類化合物不斷地被發現和合成,隨著人們不斷針對性地對吡唑類化合物進行結構修飾和改造,加強對其構效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吡唑類化合物在農藥、醫藥、新材料上得到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含氮雜環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雙含氮雜環化合物,通式如下:
其中,R1=H、p-CH3、p-Cl、p-F或p-Br,R2=H、p-CH3、p-F、3,4-di-CH3或p-Br。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是以苯肼或取代苯肼鹽酸鹽為原料,與乙酰丙酮反應得到芳基吡唑化合物b,化合物b在Vilsmeier條件下甲酰化高產率、高選擇性的得到了1-芳基-4-吡唑醛化合物c,再在EtOH溶劑中化合物c與苯乙酮發生羥醛縮合得到查爾酮類化合物d,查爾酮類化合物d再與苯肼或取代苯肼鹽酸鹽在EtOH溶劑中縮合成環得到雙含氮雜環化合物e。合成路線如下:
具體地,包括以下步驟:
(1)以苯肼或取代苯肼鹽酸鹽和乙酰丙酮為原料,在甲醇溶劑中加入0.6-1mol/L的鹽酸,攪拌回流1-3h,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中性,乙酸乙酯萃取,干燥劑干燥,減壓蒸出溶劑,乙醇重結晶,得化合物b;
(2)事先干燥好的DMF在冰水浴中冷卻至0-10℃,攪拌下滴加POCl3,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混勻,升溫到70-100℃,加入化合物b的DMF溶液(DMF的量只要能溶解化合物b即可),反應5-9h后趁熱倒入冰水中,放置至水解完全,抽濾,水洗,干燥,硅膠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c;
(3)化合物c與苯乙酮混合溶于無水乙醇中,加入0.5-2.0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回流1-3h,冷卻至室溫,抽濾、干燥、乙醇重結晶,得化合物d;
(4)化合物d與苯肼或取代苯肼鹽酸鹽混合溶于無水乙醇中,加入0.5-2.0mol/L的鹽酸,攪拌回流6-10h,用K2CO3溶液調pH值至中性,抽濾,干燥,硅膠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e。
步驟(1)中,所述取代苯肼鹽酸鹽為對甲基苯肼鹽酸鹽、對氟苯肼鹽酸鹽、對氯苯肼鹽酸鹽、對溴苯肼鹽酸鹽。
步驟(4)中,所述取代苯肼鹽酸鹽為對甲基苯肼鹽酸鹽、對氟苯肼鹽酸鹽、對溴苯肼鹽酸鹽、3,4-二甲基苯肼鹽酸鹽。
較好地,步驟(1),每1mmol的苯肼或取代苯肼鹽酸鹽,添加0.5-1.5mL的甲醇和0.5-1.2mL的鹽酸。
較好地,步驟(2)中,事先干燥好的DMF、POCl3與化合物b的摩爾比為1.5-3.5︰1.5-3.5︰1。
較好地,步驟(3)中,每1mmol的化合物c,添加5-20mL的無水乙醇和1-5mL的氫氧化鈉溶液。
較好地,步驟(4)中,每1mmol的化合物d,添加10-30mL的無水乙醇和0.5-2.0mL的鹽酸。
較好地,步驟(2)和步驟(4)中,硅膠柱層析時,采用的淋洗液由體積比1-3︰1-3的乙酸乙酯與環己烷組成。
本發明的雙含氮雜環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備熒光材料或用于離子識別。
本發明是基于吡唑與吡唑啉酮的結構,合成了四個系列25種雙含氮雜環衍生物,大大拓寬了雙含氮雜環化合物的研究和應用領域;本發明合成的雙含氮雜環化合物具有強的熒光性能和生物活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產率高,后處理相對容易,具有可操作性,適宜于規模化制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化合物e1-e5的熒光光譜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大學,未經河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471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