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夏芽的萎調和殺青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28359.3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0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翠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霍山縣茗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72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和 殺青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的初制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夏芽的萎調和殺青工藝。
背景技術
夏茶新梢生長迅速,很容易老化,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減少,花青素、咖啡堿、茶多酚含量明顯增加,味顯苦澀。
過去我們用傳統的制茶工藝來加工夏茶(殺青、理條、初烘、悶黃、復烘),其溫度濕度控制的不好,使得茶葉的色澤暗綠微黃,味道苦澀,茶葉的品質不高,在市場不太暢銷,價格低廉。
為提高夏芽的品質,首要改善的是茶葉的色澤、香氣和滋味,現提供一種新的萎調和殺青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有夏茶色澤鮮綠的萎調和殺青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夏芽的萎調和殺青工藝,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鮮葉的采摘:鮮葉的采摘要求一芽一葉,保證茶葉的嫩度;
b、鮮葉的萎凋:將采摘的鮮葉均勻的抖撒在竹篩上,每篩0.8公斤,攤好葉后,將竹篩放在萎凋室的涼青架上,不可翻動。萎凋室的溫度控制在28℃—30℃,相對濕度60%—70%,茶葉萎凋30—35小時,葉片不貼篩,葉色轉為白綠或灰綠色,葉緣略卷,即可開鍋殺青;
c、殺青:萎凋后的茶葉水分失去較多,在殺青時,殺青機的溫度應控制在100℃—110℃,低于正常的殺青溫度,避免茶葉焦黃,殺青后的茶葉以能捏成團又能撒開為最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增強了葉細胞膜透性和酶活性,使葉內咖啡堿、茶多酚等物質緩慢水解、氧化變化,增加了氨基酸的含量,去除草青氣和苦澀味,茶葉的品質大幅度提高,色澤黃綠、花香清淳、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醇回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夏芽的萎調和殺青工藝,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鮮葉的采摘:鮮葉的采摘要求一芽一葉,保證茶葉的嫩度;
b、鮮葉的萎凋:將采摘的鮮葉均勻的抖撒在竹篩上,每篩0.8公斤,攤好葉后,將竹篩放在萎凋室的涼青架上,不可翻動。萎凋室的溫度控制在28℃—30℃,相對濕度60%—70%,茶葉萎凋30—35小時,葉片不貼篩,葉色轉為白綠或灰綠色,葉緣略卷,即可開鍋殺青;
c、殺青:萎凋后的茶葉水分失去較多,在殺青時,殺青機的溫度應控制在100℃—110℃,低于正常的殺青溫度,避免茶葉焦黃,殺青后的茶葉以能捏成團又能撒開為最佳。
本實施例工藝方法的關鍵點控制:萎調:鮮葉均勻的抖撒在竹篩上,每篩0.8公斤,萎凋室的溫度控制在28℃—30℃,相對濕度60%—70%,茶葉萎凋30—35小時,殺青:殺青機的溫度應控制在100℃—110℃,低于正常的殺青溫度。
實施例1:
鮮葉的采摘:采摘一芽一葉的夏芽,保證茶葉的嫩度;
鮮葉的萎凋:將采摘的鮮葉均勻的抖撒在竹篩上,每篩0.8公斤,攤好葉后,將竹篩放在萎凋室的涼青架上,不可翻動。萎凋室的溫度控制在29℃,相對濕度65%,茶葉萎凋35小時,葉片不貼篩,葉色轉為白綠或灰綠色,葉緣略卷,開鍋殺青;
殺青:萎凋后的茶葉水分失去較多,在殺青時,殺青機的溫度應控制在105℃,,殺青后的茶葉色澤黃綠、花香清淳、湯色黃綠清澈。
實施例2:
鮮葉的采摘:采摘一芽一葉的夏芽,保證茶葉的嫩度;
鮮葉的萎凋:將采摘的鮮葉均勻的抖撒在竹篩上,每篩0.8公斤,攤好葉后,將竹篩放在萎凋室的涼青架上,不可翻動。萎凋室的溫度控制在30℃,相對濕度60%,茶葉萎凋30小時,葉片不貼篩,葉色轉為白綠或灰綠色,葉緣略卷,開鍋殺青;
殺青:萎凋后的茶葉水分失去較多,在殺青時,殺青機的溫度應控制在100℃,,殺青后的茶葉色澤黃綠、花香清淳、湯色黃綠清澈。
經過夏茶實踐和試驗,現將實施例試驗結果整理如下:
與傳統的初制工藝對比試驗結果(每項因子審評均采用百分制)
表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霍山縣茗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霍山縣茗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283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