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魚腥草的飲料以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04903.0 | 申請日: | 2014-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7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田蕊;劉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38 | 分類號: | A23L2/38;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 34116 | 代理人: | 汪蕙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魚腥草 飲料 以及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魚腥草的飲料以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魚腥草(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學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草藥性狀: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后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在目前,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功能性中藥飲料受到關注的程度日益提高,在確保飲料清爽的口感下,將中藥成分引入飲料之中使得飲料具有更多保健功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魚腥草飲料,有較高的保健功效并且口感較佳。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含有魚腥草的飲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其成分包括:
魚腥草5-15%、白茅根2%-6%、蘆薈2%-5%、生姜2-5%、檸檬酸1-3%、淀粉糖0.3-0.45%、瓜膠0.1-0.5%、蜂蜜1-2%、苯甲酸鈉0.04-0.09%其余為純凈水。
進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其成分包括:魚腥草10%、白茅根3%、蘆薈3%、生姜3.5%、檸檬酸2.3%、淀粉糖0.35%、瓜膠0.4%、蜂蜜1.5%、苯甲酸鈉0.05%,其余為純凈水。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含有魚腥草的飲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魚腥草飲料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1)將魚腥草在40-45℃條件下烘干;
(2)將烘干的魚腥草反復揉捏數次后置晾曬5-8h;
(3)晾曬后,將魚腥草送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至30-40目;
(4)將白茅根、蘆薈、生姜粉碎至30-40目;
(5)分別將粉碎后的白茅根、蘆薈、生姜溶于水中并提取澄清液;
(6)魚腥草、白茅根、蘆薈、生姜、檸檬酸、淀粉糖、瓜膠、蜂蜜、苯甲酸鈉、純凈水按比例混合調配;
(7)將混合后的混合液多次萃取提純至最終產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結合其他成分充分發揮了魚腥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的藥用功效,使得飲料具有較好的保健效果,同時,飲料配料方案較佳,使得口感怡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含有魚腥草的飲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其成分包括:
魚腥草5-15%、白茅根2%-6%、蘆薈2%-5%、生姜2-5%、檸檬酸1-3%、淀粉糖0.3-0.45%、瓜膠0.1-0.5%、蜂蜜1-2%、苯甲酸鈉0.04-0.09%其余為純凈水。
最為本發明的最優配比,按照重量百分比,其成分包括:魚腥草10%、白茅根3%、蘆薈3%、生姜3.5%、檸檬酸2.3%、淀粉糖0.35%、瓜膠0.4%、蜂蜜1.5%、苯甲酸鈉0.05%,其余為純凈水。
含有魚腥草的飲料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1)將魚腥草在40-45℃條件下烘干;
(2)將烘干的魚腥草反復揉捏數次后置晾曬5-8h;
(3)晾曬后,將魚腥草送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至30-40目;
(4)將白茅根、蘆薈、生姜粉碎至30-40目;
(5)分別將粉碎后的白茅根、蘆薈、生姜溶于水中并提取澄清液;
(6)魚腥草、白茅根、蘆薈、生姜、檸檬酸、淀粉糖、瓜膠、蜂蜜、苯甲酸鈉、純凈水按比例混合調配;
(7)將混合后的混合液多次萃取提純至最終產品。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省科普產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49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