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以及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96734.0 | 申請日: | 2014-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2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荻野洋岳;小西幸生;小野拓也;安達琢真;佐藤寬朗;神山英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M11/00 | 分類號: | F01M11/00;F01M1/06;F02F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栗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式油底殼 引擎 油路 結構 以及 型干式油底殼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以及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
背景技術
作為車輛引擎的一種,在現有技術中公開有一種干式油底殼引擎,其將引擎主體內部的油通過回油泵送至儲油部(參見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公報第4511597號
在上述干式油底殼引擎中,回油泵通過氣缸蓋下方的曲軸室吸引被供應到氣缸蓋內的油。即,由于回油泵是將引擎主體內全部的油集中到一起進行吸引,因而有可能無法充分地回收如氣缸蓋內的氣門室那樣的比較容易積存油的部位的油。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氣缸蓋內的油良好地回收到儲油部的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以及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一種傾斜地搭載于車輛上的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
該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具有油回收通路、第一連通孔和第一吸油通路,其中,
所述油回收通路在所述干式油底殼引擎傾斜地搭載于車輛的狀態下,沿著位于氣缸蓋的最下部的側壁部和氣門室的底面之間,以其至少一部分比所述氣門室的外側下端部更靠近外側的方式,在氣缸排列方向上延伸設置;
所述第一連通孔至少設置有一個,其形成于所述側壁部,并且連通所述氣缸蓋的所述氣門室與所述油回收通路;
所述第一吸油通路連接所述油回收通路和第一吸油裝置,
所述氣缸蓋的所述氣門室內的油,被所述第1吸油裝置通過所述第一連通孔、所述油回收通路以及所述第一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儲油部。
另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氣缸組的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
該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具有油回收通路、第一連通孔和第一吸油通路,其中,
所述油回收通路在所述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搭載于車輛的狀態下,沿著位于左右各氣缸組的氣缸蓋的最下部的側壁部和氣門室的底面之間,以其至少一部分比所述氣門室的外側下端部更靠近外側的方式,在氣缸排列方向上延伸設置;
所述第一連通孔設置有多個,其形成于所述側壁部,并且連通所述氣缸蓋的所述氣門室與所述油回收通路;
所述第一吸油通路連接所述油回收通路和第一吸油裝置;
所述氣缸蓋的所述氣門室內的油,被所述第一吸油裝置通過所述第一連通孔、所述油回收通路以及所述第一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儲油部。
采用上述油路結構時,由于油回收通路形成于氣缸蓋的側壁外側,與氣缸蓋的氣門室隔開,且僅通過第一連通孔與氣門室連通,因而除能夠有效利用第一吸油裝置的吸引力來回收積存于油回收通路中的油之外,還能夠通過第一連通孔使第一吸油裝置的吸引力集中發揮作用,從而能夠將氣門室內的油吸引至油回收通路,進行回收。
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如下結構:
在所述干槽式發動機的油路結構以及V型干槽式發動機的油路結構中,
所述第一吸油通路與所述油回收通路的氣缸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部連接,
所述油路結構還具有第二連通孔和第二吸油通路,其中,
所述第二連通孔形成于作為所述氣缸蓋的氣缸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壁部上,連通所述氣門室與鏈條殼,
所述第二吸油通路連接所述鏈條殼內部與第二吸油裝置;
被從所述氣缸蓋的所述氣門室通過所述第二連通孔排出至所述鏈條殼內的油,被所述第二吸油裝置通過所述第二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所述儲油部。
采用上述結構時,即使在車輛急轉彎時、坡道行駛時等干式油底殼引擎及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處于傾斜狀態而無法由第一吸油裝置順利吸油的情況下,也能夠將氣缸蓋的氣門室內的油通過第二連通孔排出至鏈條殼內,由與鏈條殼連接的第二吸油裝置對油進行回收,并將油送回儲油部,因而不會受到車輛的行駛狀態的限制,即使是以較少的油量也能夠有效地將油供應到各部位并對其進行充分的潤滑。
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在所述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中,多個所述第一連通孔分別與多個凸輪軸頸鄰接形成。
采用上述結構時,由于供應到凸輪軸頸周圍的較為多量的油被從凸輪軸頸周圍排至氣門室內,因而第一吸油裝置能夠通過與凸輪軸頸鄰接設置的第一連通孔以較強的吸引力將氣門室內的油吸引到油回收通路,從而能夠防止油積存于氣門室內部,并且能夠迅速且高效地回收油。
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在所述V型干式油底殼引擎的油路結構中,所述第一吸油裝置是左右各氣缸組的所述氣缸蓋的共有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967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電設備
- 下一篇:一種回收冷卻水水蒸氣的冷卻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