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583674.9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1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呂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艷 |
| 主分類號: | A23L1/172 | 分類號: | A23L1/17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胚芽 食品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米胚芽是稻米的精華,是稻米的胚胎,是有生命力的物質,是稻米的分生組織,富含生命運動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富集十幾種的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種得天獨厚的天然營養(yǎng)源,是一個難得的食品營養(yǎng)寶庫,產生了神奇的營養(yǎng)成分,富含初始生命能量,能給人體帶來巨大的生機活力。在目前米胚芽食品的制作工藝中,制成的成品營養(yǎng)價值低,不能夠很好的控制產品成本,并使產品營養(yǎng)化。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本發(fā)明不僅制作工序簡單、生產效率較高,而且食品口感較好、保存時間較長。
本發(fā)明提供的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米胚芽預處理:將米胚芽置于鍋中,加熱到93-110℃,焙炒23-30分鐘,待米胚芽表面炒至泛黃,有明顯香氣,水分含量在9%以下時,停止焙炒,搗碎,過80目篩,得米胚芽粉料,備用;
(2)浸潤、膠磨:稱取相當于米胚芽粉料重2-4倍的干凈水,加入到米胚芽粉料中,攪拌均勻,在室溫下靜置4-5個小時,過膠體磨磨細,得米胚芽漿液;
(3)纖維素酶處理:稱取相當于米胚芽粉料重0.7-0.9%食品級纖維素酶,加入步驟(2)所得米胚芽漿液中,在50-58℃下維持60-73分鐘,之后立即加熱到94-98℃,維持15-18分鐘,冷卻到室溫,得纖維素酶處理的米胚芽漿液;
(4)配料、膠體磨處理:稱取相當于米胚芽粉料重0.2-0.4%的食品級蔗糖酯、米胚芽粉料重0.3-0.8%的食品級卵磷脂、米胚芽粉料重10-19%的食品級乳清蛋白粉、米胚芽粉料重3-5%的食品級海藻糖,將這些配料加入到步驟(3)所得纖維素酶處理的米胚芽漿液中,攪拌均勻,再經膠體磨磨細,得米胚芽均勻漿液;
(5)濃縮、噴霧干燥:將步驟(4)所得米胚芽均勻漿液加熱濃縮,待水分含量至30-35wt%時,停止?jié)饪s,噴霧干燥成水分含量8wt%以下的粉末,包裝,即成。
本發(fā)明提供的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克服了現有技術加工米胚芽食品工序較多,工作量大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了因成品營養(yǎng)價值低,保質期短造成的質量缺陷,原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制作成本;有效保證了食品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提供的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米胚芽預處理:將米胚芽置于鍋中,加熱到110℃,焙炒23分鐘,待米胚芽表面炒至泛黃,有明顯香氣,水分含量在9%時,停止焙炒,搗碎,過80目篩,得米胚芽粉料,備用;
(2)浸潤、膠磨:稱取相當于米胚芽粉料重4倍的干凈水,加入到米胚芽粉料中,攪拌均勻,在室溫下靜置4個小時,過膠體磨磨細,得米胚芽漿液;
(3)纖維素酶處理:稱取相當于米胚芽粉料重0.9%食品級纖維素酶,加入步驟(2)所得米胚芽漿液中,在50℃下維持73分鐘,之后立即加熱到98℃,維持18分鐘,冷卻到室溫,得纖維素酶處理的米胚芽漿液;
(4)配料、膠體磨處理:稱取相當于米胚芽粉料重0.4%的食品級蔗糖酯、米胚芽粉料重0.8%的食品級卵磷脂、米胚芽粉料重19%的食品級乳清蛋白粉、米胚芽粉料重3的食品級海藻糖,將這些配料加入到步驟(3)所得纖維素酶處理的米胚芽漿液中,攪拌均勻,再經膠體磨磨細,得米胚芽均勻漿液;
(5)濃縮、噴霧干燥:將步驟(4)所得米胚芽均勻漿液加熱濃縮,待水分含量至35wt%時,停止?jié)饪s,噴霧干燥成水分含量8wt%的粉末,包裝,即成。
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法,改進了傳統米胚芽食品的制作方式,本發(fā)明制得的產品,用開水沖泡,即可食用,甜淡適中,清香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艷,未經呂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367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