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百合脫毒籽球的快速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1640.6 | 申請日: | 2014-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3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長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桃宏發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天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07 | 代理人: | 杜勝雄 |
| 地址: | 554100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百合 脫毒 快速 培養 方法 | ||
1.一種百合脫毒籽球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
(1)外植體滅菌和生長點的剝取:在35-38℃條件下種植百合種球,經過7-15天的培養,待芽長高并綻開成蓮座狀,開始采集百合莖尖,用中性肥皂水清洗3-5分鐘,自來水沖洗過夜,0.1%升汞滅菌5-10分鐘,然后在70%酒精浸泡10-15秒;取出莖尖,先用加吐溫滅菌水沖洗2-3分鐘,再用滅菌水沖洗5-6遍;外植體清洗干凈后,開始剝取生長點,先將莖尖的葉片全部剝除,用解剖針挑取百合莖尖生長點,生長點長度為0.4-0.8(mm),將剝取的生長點立即接種;
(2)脫毒培養:步驟①誘導培養,剝取的百合莖尖生長點接種到誘導培養基(1/2MS+6-BA1.0-2.0mg/L+NAA0.2-0.5mg/L+4%蔗糖+瓊脂粉6g/L(pH5.8)),經過40-60天培養,生長點膨大成直徑2-3(cm)的葉叢;
②將葉叢切成0.5(em)小塊,接種于含病毒唑的培養基(MS+NAA0.2-0.5mg/L+4%蔗糖+病毒唑(Ribavirin)5-10mg/L+瓊脂粉5g/L+0.5%活性炭(pH5.8)),經過40-60天培養,形成帶球的瓶苗;
(3)病毒檢測:將步驟②瓶苗送到,農業部花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昆明),經檢測確認無任何病蟲害現象并不帶百合無癥病毒(LSV)、黃瓜花葉病毒(CMV)和百合斑駁病毒(LMoV)等病毒,才確認是百合脫毒種苗;
(4)脫毒籽球誘導培養:經過病毒檢測,將步驟②脫毒瓶苗轉移到籽球誘導培養基(MS+KT2-5mg/L+NAA0.2-0.5mg/L+4%蔗糖+瓊脂粉5g/L+0.5%活性炭(pH5.8)),在溫度22±1℃,光照強度1500Lx,光照12h/d的環境條件下培養40-60d,直接誘導出脫毒籽球;
(5)增殖培養:將步驟(4)組培籽球,切去葉片和部分基部組織后,縱切成3-4塊直徑0.3-0.5cm材料,接種于和籽球誘導培養相同的培養基上,在溫度22±1℃,光照12h/d,光照強度1000-1500Lx的環境條件下培養2個月,可以擴繁3-4倍;
(6)脫毒籽球在生物反應器內液體培養:將步驟(5)培養的組培籽球分開,形成單個的小籽球,大約直徑0.3-0.5cm,然后接種于反應器內;液體培養基(MS+NAA0.2-0.5mg/L+吡效隆CPPU1-4mg/L+6%蔗糖(pH5.8)),在22±1℃、1500Lx和2L/min通氣量條件下培養45天,培養籽球直徑可達1.0-1.4cm,根系在3-5條/粒,籽球重0.7-1.2g/粒;
(7)冷藏:取出步驟(6)培養的脫毒籽球,用清水沖洗掉培養液,包裹于消毒草炭中,經3-4℃冷藏處理30-40天打破休眠;
(8)移栽馴化:將步驟(7)籽球取出,用2000倍阿米西達藥液浸泡籽球20分鐘,然后定植到80-90穴的穴簽中,穴盤基質:草炭1份、蛭石1份加少量促生根的菌肥拌勻裝盤;定植后澆透水,并用地膜覆蓋穴盤;放到網室內養護,晝溫20-25℃,夜溫10-15℃,盤土保持濕潤,定植成活后,每周噴一次1/2MS營養液;
(9)待籽球直徑長到2cm以上,可選擇具夏季冷涼氣候的800~1000米海拔地區,在避雨和防蟲隔離條件下,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到苗床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桃宏發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松桃宏發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164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