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呋喃酮類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請號: | 201410546750.9 | 申請日: | 2014-10-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27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發明(設計)人: | 郭嘉亮;孫平華;常軼群;簡杰;譚沛鴻;梅玉丹;郭家晶;孔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主分類號: | C07D409/12 | 分類號: | C07D409/12;C07D405/12;A61K31/381;A61K31/443;A61P31/04;A01N43/40;A01N43/10;A01P7/00;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張波濤 |
地址: | 51062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呋喃 酮類 衍生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更確切地說,是涉及呋喃酮類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含有其的藥物組合物及其用于制備治療細菌感染藥物的用途。
背景技術
1961年人們首次發現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此后MRSA感染日益增多,并且對大多數抗生素耐藥,給臨床治療帶來極大困難。許多常用抗生素抗菌效能日漸減低,細菌耐藥已經成為感染性疾病治療的難題。
細菌生物膜是一個具有結構性、協調性和和功能性的高度組織群體,其形成被發現為抗生素耐藥的一個重要因素。近代研究發現與細菌生物膜有關的臨床感染日益增多,據報道80%的人類細菌感染與細菌生物膜有關,尤其是如糖尿病足潰瘍等慢性難愈合創面感染與細菌生物膜密切相關。因此細菌生物膜抑制劑的研究已成為醫學、藥學、微生物學等眾多領域關注的課題。
群體感應(Quorum?Sensing,QS)信號分子在細菌生物膜形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應用群體感應信號分子拮抗劑來抑制細菌致病因子表達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被國內外學者認為是目前研究耐藥性問題很好的突破口。一些研究者通過合成出化合物干擾自體誘導分子信號可以干擾細菌的QS系統,使之對抗生物細菌生物膜的形成,降低細菌致病力的同時又不致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到現在為止,科學家通過從自然界發掘或人工合成的途徑,已得到多種群體感應抑制劑(Quorum?Sensing?Inhibitors,QSIs),如天然及人工合成的呋喃酮類化合物、吡咯酮類化合物和二酮呱嗪類化合物等。
專利文獻CS8408713(A1)公開了一種呋喃酮衍生物,用于抑制農業植物的細菌危害,化合物結構如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呋喃酮類衍生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呋喃酮類衍生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包含本發明的呋喃酮類衍生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呋喃酮類衍生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治療細菌感染藥物方面的應用。
本發明涉及式(I)所示的呋喃酮類衍生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R為C3-8雜芳基,并且所述雜芳基上有1、2或3個R1取代基,
R1取代基為硝基、羥基、氨基或任選取代的C1-4烷基或任選取代的C1-4烷氧基,其中所述任選取代為任選被下述取代基中的一個或多個取代:鹵素、羥基、氨基、硝基和氰基;
X為氫、鹵素、羥基、氨基或氰基;m為0或1;
在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鹵素優選為氟、氯或溴;
在另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C3-8雜芳基優選為吡啶基、噠嗪基、吡咯基、吡唑基、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咪唑基、吲唑基、吲哚基、喹啉基、喹唑啉基、吲哚嗪基或吖啶基;更進一步地優選為吡啶基或噻唑基。
式(I)的呋喃酮類衍生物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為通式(I)的呋喃酮類衍生物與鹽酸、氫溴酸、硫酸、硝酸等無機酸或乙酸、丙酸、丙二酸、丁酸、乳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馬來酸,苯甲酸、琥珀酸、苦味酸、酒石酸、檸檬酸、富馬酸等有機酸形成的鹽。
此類化合物對于治療細菌感染是有效的,在本發明中,所述的細菌感染是非常廣泛的,其包括人、植物或動物的細菌感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675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舌鎖體結構
- 下一篇:一種黃精山藥醬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