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辛烷值低硫汽油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43265.6 | 申請日: | 2014-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73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崔維敏;崔守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7/00 | 分類號: | C10G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辛烷值 汽油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辛烷值低硫汽油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原料汽油進行脫硫處理,得到低硫汽油;將所述低硫汽油進行脫正構烷烴處理,得到非正構烷烴含量為80?100重量%的處理油。通過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經過脫硫處理、脫正構烷烴處理得到的處理油硫含量降低,且在不提高汽油烯烴含量的情況下可以使汽油的辛烷值得到提高,或者在汽油烯烴含量降低的情況下還能適度保持汽油的辛烷值水平,而且所分離出的正構烷烴還可以作為非常有用的化工原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辛烷值低硫汽油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汽油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氣缸內抗爆震燃燒能力的一種數字指標,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隨著世界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各國都在不斷提高汽油產品的質量標準。汽油硫含量和烯烴含量是衡量汽油清潔度的重要指標,從環保的角度考慮要求汽油中的硫含量和烯烴含量越低越好。
目前在汽油脫硫技術中,經濟可行、應用成熟的有催化裂化汽油選擇性加氫技術、催化蒸餾技術以及吸附脫硫技術。汽油加氫脫硫(后加氫)技術是一種投資成本底、氫耗少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汽油硫含量的方法。降低汽油中的烯烴含量通常也是通過采用選擇性加氫的方法來實現的。但是,無論是加氫脫硫,還是選擇性加氫脫烯烴,都會因為汽油中的烯烴被大幅度加氫飽和,造成汽油辛烷值損失嚴重。
在傳統的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中,一種是通過在汽油中添加高辛烷值組分如甲基叔丁基醚(MTBE)、芳烴等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加入的芳烴等可能會對汽油的品質或者對環保有不利影響;另一種是通過優化汽油的生產工藝,例如在催化裂化反應過程中引入辛烷值助劑來得到高辛烷值汽油,但該方法中汽油辛烷值的提高通常是由于汽油中烯烴含量的增加而導致的,不符合現代環保對汽油低烯烴含量的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的高辛烷值低硫汽油的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高辛烷值低硫汽油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辛烷值低硫汽油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原料汽油進行脫硫處理,得到低硫汽油;將所述低硫汽油進行脫正構烷烴的處理,得到非正構烷烴含量為80-100重量%的處理油。
優選地,其中所述處理油中非正構烷烴的含量為90-100重量%,本發明所述非正構烷烴是指汽油中除正構烷烴之外的其它組分,包括異構烷烴、環烷烴、烯烴、芳烴等。
優選地,其中所述脫硫處理包括加氫脫硫和/或吸附脫硫。
根據本發明一種優選方式,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原料汽油進行切割分餾,獲得輕汽油餾分和重汽油餾分,輕汽油餾分和重汽油餾分的切割點為50℃-100℃;(2)將所述輕汽油餾分進行無堿脫硫,得到脫硫后的輕汽油餾分;(3)將所述重汽油餾分進行選擇性加氫脫二烯烴反應,得到脫二烯烴的重汽油餾分;(4)將所述脫二烯烴的重汽油餾分進行選擇性加氫脫硫反應,得到低硫重汽油餾分;(5)將所述低硫重汽油餾分進行脫正構烷烴的處理,得到非正構烷烴含量為90-100重量%的處理油;(6)將步驟(2)所述脫硫后的輕汽油餾分與步驟(5)所述處理油進行混合調和,得到辛烷值提高的汽油產品。
優選地,其中所述無堿脫硫的操作條件為:壓力0.1-1.0MPa,溫度20-70℃,進料液時質量空速0.5-2.0小時-1,空氣流量/輕汽油餾分體積比0.1-1.0Nm3/m3;所述無堿脫硫所用的催化劑和助劑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所述催化劑可以包含金屬有機絡合物,例如金屬螯合物和鎓化合物,催化劑助劑可以為有機堿,例如季銨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32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