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33152.8 | 申請日: | 2014-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16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車禮;鄒振榮;周永生;宋國強;姚致遠;陳建軍;周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同禾藥業有限公司;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1F7/76;C01G49/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韓朝暉 |
| 地址: | 21553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辛酸 生產過程 加成 廢水 環合 聯合 處理 方法 | ||
1.一種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向環合廢水中加入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化亞鐵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得硫化亞鐵成品;濾液及洗滌液經納濾分成濃縮液和透過液,濃縮液經甲苯萃取回收硫辛酸后與加成廢水匯合;然后向匯合后的加成廢水中加入硫酸銨和硫酸鈉,反應生成銨明礬,結晶、過濾、重結晶,得銨明礬成品;濾液經納濾分成濃縮液和透過液,濃縮液經二氯乙烷和甲苯萃取,分別回收8-氯-6-羰基辛酸乙酯和己二酸單乙酯;萃取后的水相與上述兩次納濾的透過液合并后經反滲透脫鹽,再經生化處理達標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環合廢水中加入硫酸亞鐵,在攪拌下反應,結晶,經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副產品硫化亞鐵;
2)上述步驟1)所得的濾液和洗滌液經納濾后分成濃縮液和透過液,濃縮液用甲苯萃取,分層,有機相含硫辛酸,經減壓濃縮,析晶,回收硫辛酸,水相富含硫酸鈉,在下一步驟引入加成工序廢水中回收利用;
3)將加成廢水和上述步驟2)的富含硫酸鈉的水相合并,加入硫酸銨,并補加適量硫酸鈉,攪拌反應,冷卻后結晶,過濾得銨明礬粗品;
4)將銨明礬粗品加水,加熱使其溶解,配成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結晶、過濾、干燥后,得銨明礬精品;
5)上述步驟3)過濾所得的濾液經納濾后分成濃縮液和透過液,濃縮液用二氯乙烷萃取,分層,二氯乙烷層加碳酸鈉水溶液調節至pH7~8,分層,有機相含8-氯-6-羰基辛酸乙酯進入還原步驟,水相加入甲苯并用鹽酸酸化至pH3~4,甲苯層回收己二酸單乙酯,進入酰氯化步驟;
6)上述步驟2)所得的納濾透過液,與步驟5)所得的納濾透過液、二氯乙烷萃取后的納濾濃縮液和甲苯萃取后的水相合并,送至反滲透裝置脫鹽處理,再經生化處理達標排放;
7)上述步驟4)過濾所得的濾液與加成廢水匯合,重復步驟3)和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硫酸亞鐵的添加量為使得環合廢水中S2-:Fe2+的摩爾比為1:(1.0~1.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納濾采用的納濾膜截留分子量≥20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硫酸銨和硫酸鈉的加入量為使得廢水中Al3+:NH4+:SO42-的摩爾比為1:(1.0~1.2):(2.0~3.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飽和溶液中銨明礬質量濃度為49~51%。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納濾采用的納濾膜截留分子量≥200。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辛酸生產過程中加成廢水和環合廢水的聯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的反滲透膜脫鹽處理后脫鹽率≥90%,CODCr≤1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同禾藥業有限公司;常州大學,未經江蘇同禾藥業有限公司;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3315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活污水的環保凈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雷達伺服轉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