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纖維板泡壓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13712.3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0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和勝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N7/00 | 分類號: | B27N7/00;B27M1/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麗 |
| 地址: | 350119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板 加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加工領域,特別為一種纖維板泡壓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海木板是一種汽車配件,其實質是將纖維板壓制成一個特定形狀并在上面添加一些需要的配件的一種二次加工纖維板制品,然而在目前尚沒有一套完整的海木板加工工藝,因而目前現有海木板的成型因報廢率極高達到50%以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工藝報廢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種良品率大大提高的纖維板泡壓加工工藝。?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纖維板泡壓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藝具體步驟依序為:?
步驟1纖維板泡水軟化取待加工的纖維板放在泡水槽中浸泡,浸泡的時間范圍為5s-15s,水溫溫度范圍為58℃-100℃;?
步驟2瀝干水份將步驟1制得的纖維板從泡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滴水臺上晾放400s-450s;?
步驟3放置成型機成型將步驟2制得的纖維板置入成型機內熱壓成型,所述成型溫度范圍為255℃-275℃;?
所述熱壓成型的分為三個階段:?
a.階段一預熱將纖維板進行加熱,加熱時間范圍為25s-35s;?
b.階段二預壓保壓對纖維板進行加壓,壓力范圍為2Mpa-3Mpa,然后保持壓力時間范圍為50s-60s;?
c.階段三定壓保壓對纖維板加壓,壓力范圍為14Mpa-15Mpa,然后保持?壓力5s-10s;?
步驟4配件組立將步驟3制得的纖維板從成型機內取出并安裝配件。?
較之前技術而言,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加工后的纖維板不容易發生板材開裂,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加工報廢率降低到2%左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采用的工藝具體步驟為:?
步驟1纖維板泡水軟化每次取10片纖維板,分別一片片放到泡水槽中進行泡水,待10片放好后依放的先后順序放在泡水槽中浸泡,浸泡的時間為5秒,水溫溫度為58℃;?
步驟2瀝干水份將步驟1制得的纖維板從泡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滴水臺上晾放400s;?
步驟3放置成型機成型將步驟2制得的纖維板置入成型機內熱壓成型,所述成型溫度為255℃;?
所述熱壓成型的分為三個階段:?
a.階段一預熱將纖維板進行加熱,加熱時間為30秒;?
b.階段二預壓保壓對纖維板進行加壓,壓力為2Mpa,然后保持壓力50秒;?
c.階段三定壓保壓對纖維板加壓,壓力為14Mpa,然后保持壓力5秒;?
步驟4配件組立將步驟3制得的纖維板從成型機內取出并安裝配件。?
經內部實驗測試,使用該組工藝步驟及參數所制得的成品報廢率為2.2%。?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所采用的工藝具體步驟為:?
步驟1纖維板泡水軟化每次取10片纖維板,分別一片片放到泡水槽中進行泡水,待10片放好后依放的先后順序放在泡水槽中浸泡,浸泡的時間為15s,水溫溫度為100℃;?
步驟2瀝干水份將步驟1制得的纖維板從泡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滴水臺上晾放450s;?
步驟3放置成型機成型將步驟2制得的纖維板置入成型機內熱壓成型,所述成型溫度為275℃;?
所述熱壓成型的分為三個階段:?
a.階段一預熱將纖維板進行加熱,加熱時間為35s;?
b.階段二預壓保壓對纖維板進行加壓,壓力為3Mpa,然后保持壓力時間為60s;?
c.階段三定壓保壓對纖維板加壓,壓力為15Mpa,然后保持壓力10s;?
步驟4配件組立將步驟3制得的纖維板從成型機內取出并安裝配件。?
經內部實驗測試,使用該組工藝步驟及參數所制得的成品報廢率為2.3%。?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所采用的工藝具體步驟為:?
步驟1纖維板泡水軟化每次取10片纖維板,分別一片片放到泡水槽中進行泡水,待10片放好后依放的先后順序放在泡水槽中浸泡,浸泡的時間為10s,水溫溫度為90℃;?
步驟2瀝干水份將步驟1制得的纖維板從泡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滴水臺上晾放420s;?
步驟3放置成型機成型將步驟2制得的纖維板置入成型機內熱壓成型,所述成型溫度為265℃;?
所述熱壓成型的分為三個階段:?
a.階段一預熱將纖維板進行加熱,加熱時間為3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和勝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未經福州和勝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137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