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余氣回收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94485.4 | 申請日: | 2014-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9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均;許克軍;方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新捷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7/00 | 分類號: | F17C7/00;F17C13/02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新科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祁磊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收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載剩余天然氣回收再利用的方法,特別是余氣回收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依照國家規范規定,天然氣長管拖車需定期進行檢測。常規的做法是將需檢測的管束拖車中的剩余天然氣直接放空,通過氮氣置換后管束拖車方可進入檢測的各個程序。加氣站管束拖車經卸氣(卸氣后拉回母站的拖車內壓力稱為回罐壓力)后的回罐壓力一般在3-5MPa左右。按照水容積為18方的管束拖車,回罐壓力為3MPa來計算,放空的天然量近540方;水容積為22.5的管束拖車,回罐壓力為5MPa時,放空的氣量近1125標方。綜上所述,現有的拖車檢測前放空的這一部分天然氣的損耗量相當可觀,然而卻不利于環保,又造成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余氣回收工藝,既利于環保,也使環境免受損害,也能節約能源,將原本排放到大氣中的天然氣進行充分回收并利用,提高經濟效益,進一步降低余氣回收的人力、物力成本及其耗電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余氣回收工藝,包括該工藝所利用的余氣回收裝置,該余氣回收裝置包括卸氣軟管、充氣軟管、充/卸氣柱、余氣放空閥、余氣回收閥、放空管線、余氣回收罐、余氣排流閥、進氣閥、出氣閥、天然氣壓縮機、第一安全閥和第二安全閥;卸氣軟管通過充/卸氣柱連接充氣軟管,卸氣軟管一者或卸氣軟管與充氣軟管兩者通過充/卸氣柱連接余氣放空閥、第一安全閥和余氣回收閥,余氣放空閥與第一安全閥同時連通放空管線,余氣回收閥通過余氣回收罐連通余氣排流閥,卸氣軟管還通過充/卸氣柱和進氣閥連接天然氣壓縮機的進氣口,天然氣壓縮機的放空口通過第二安全閥連接放空管線,天然氣壓縮機的出氣口通過出氣閥連接充/卸氣柱;該工藝為:①在所有所運載氣罐的待卸氣/充氣拖車之中,選擇其中所運載的氣罐內部氣壓最高的拖車作為待卸氣拖車且選擇其中所運載的氣罐內部氣壓最低的拖車作為余氣接收拖車,再使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通過卸氣軟管和充/氣柱同時連接余氣放空閥、第一安全閥、余氣回收閥和進氣閥,并使余氣接收拖車所運載的氣罐通過充氣軟管和充/卸氣柱連接出氣閥,乃至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相應依次通過卸氣軟管、充/卸氣柱與充氣軟管連接余氣接收拖車所運載的氣罐;②將天然氣壓縮機的進氣口壓力數值范圍設置為P1-P2,P1<P2,P2為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的最高壓力數值,但P1>一個標準大氣壓并將天然氣壓縮機的出氣口壓力數值范圍設置為P2-P3,P2<P3,P3為被選天然氣壓縮機出氣口最大安全額定壓力數值;③當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余氣接收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時,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余氣利用壓力差以不經天然氣壓縮機的方式直接依次通過卸氣軟管、充/卸氣柱與充氣軟管充入余氣接收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當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余氣接收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時,啟動天然氣壓縮機并打開進氣閥和出氣閥,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的氣體經進氣閥被抽入天然氣壓縮機,再被天然氣壓縮機壓縮后經出氣閥進入余氣接收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繼而直至當天然氣壓縮機的出氣口壓力數值大于P3或其進氣口壓力數值低于P1時,再使天然氣壓縮機停機;④在天然氣壓縮機停機后,打開余氣放空閥且關閉余氣排流閥,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剩余的天然氣通過余氣回收閥自動進入余氣回收罐內,當余氣回收罐內的壓力達到最大安全額定壓力數值時,打開余氣放空閥但關閉余氣回收閥,待卸氣拖車所運載的氣罐內剩余的氣體則依次通過余氣放空閥和放空管線被排入大氣。
基于上述對本發明的詳盡描述,本發明既利于環保,也使環境免受損害,也能節約能源,將原本排放到大氣中的天然氣進行充分回收并利用,提高經濟效益,進一步降低余氣回收的人力、物力成本及其耗電量。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利用的余氣回收裝置的組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余氣回收工藝,如圖1所示,包括該工藝所利用的余氣回收裝置,該余氣回收裝置包括卸氣軟管3、充氣軟管4、充/卸氣柱5、余氣放空閥F1、余氣回收閥F2、放空管線、余氣回收罐6、余氣排流閥F5、進氣閥F3、出氣閥F4、天然氣壓縮機7、第一安全閥A1和第二安全閥A2;卸氣軟管3通過充/卸氣柱5連接充氣軟管4,卸氣軟管3一者或卸氣軟管3與充氣軟管4兩者通過充/卸氣柱5連接余氣放空閥F1、第一安全閥A1和余氣回收閥F2,余氣放空閥F1與第一安全閥A1同時連通放空管線,余氣回收閥F2通過余氣回收罐6連通余氣排流閥F5,卸氣軟管3還通過充/卸氣柱5和進氣閥F3連接天然氣壓縮機7的進氣口,天然氣壓縮機7的放空口通過第二安全閥A2連接放空管線,天然氣壓縮機7的出氣口通過出氣閥F4連接充/卸氣柱5;該工藝為:①在所有所運載氣罐的待卸氣/充氣拖車之中,選擇其中所運載的氣罐內部氣壓最高的拖車作為待卸氣拖車1且選擇其中所運載的氣罐內部氣壓最低的拖車作為余氣接收拖車2,再使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通過卸氣軟管3和充/氣柱同時連接余氣放空閥F1、第一安全閥A1、余氣回收閥F2和進氣閥F3,并使余氣接收拖車2所運載的氣罐通過充氣軟管4和充/卸氣柱5連接出氣閥F4,乃至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相應依次通過卸氣軟管3、充/卸氣柱5與充氣軟管4連接余氣接收拖車2所運載的氣罐;②將天然氣壓縮機7的進氣口壓力數值范圍設置為P1-P2,P1<P2,P2為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的最高壓力數值,但P1>一個標準大氣壓并將天然氣壓縮機7的出氣口壓力數值范圍設置為P2-P3,P2<P3,P3為被選天然氣壓縮機7出氣口最大安全額定壓力數值;③當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余氣接收拖車2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時,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余氣利用壓力差以不經天然氣壓縮機7的方式直接依次通過卸氣軟管3、充/卸氣柱5與充氣軟管4充入余氣接收拖車2所運載的氣罐內;當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余氣接收拖車2所運載的氣罐內部的壓力時,啟動天然氣壓縮機7并打開進氣閥F3和出氣閥F4,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內的氣體經進氣閥F3被抽入天然氣壓縮機7,再被天然氣壓縮機7壓縮后經出氣閥F4進入余氣接收拖車2所運載的氣罐內,繼而直至當天然氣壓縮機7的出氣口壓力數值大于P3或其進氣口壓力數值低于P1時,再使天然氣壓縮機7停機;④在天然氣壓縮機7停機后,打開余氣放空閥F1且關閉余氣排流閥F5,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內剩余的天然氣通過余氣回收閥F2自動進入余氣回收罐6內,當余氣回收罐6內的壓力達到最大安全額定壓力數值時,打開余氣放空閥F1但關閉余氣回收閥F2,待卸氣拖車1所運載的氣罐內剩余的氣體則依次通過余氣放空閥F1和放空管線被排入大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新捷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新疆新捷燃氣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944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