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FPGA專用邏輯資源的TDC實現方法及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92580.0 | 申請日: | 2014-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8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毅;孫德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賽諾格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fpga 專用 邏輯 資源 tdc 實現 方法 及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能物理學研究、核醫學成像、遙感成像、激光或超聲波測距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物理信號事件發生時刻測量的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高精度時間測量在高能粒子物理研究、定位與測距、航天遙感成像、核醫學成像乃至物質成分檢測等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時間的概念精確到毫秒就已經完全滿足需求。但對于上述需要高精度時間測量的領域,時間測量作為一種重要的測量參數甚至是探測手段,其精度要求己經達到亞納秒至皮秒量級。
時間測量實現的主要途徑則是TDC(Time?to?Digital?Conversion,時間-數字變換器)技術。絕對的時間信息對實際測量系統而言一般沒有意義,TDC技術將一對物理事件的發生時刻(如γ光子“飛行”一段路徑的起點時刻和終點時刻、光波或聲波的發射時刻與反射接收時刻)的時間間隔量化為數字信號,用以準確度量兩個事件的發生時刻的時間間隔。
TDC技術依靠電子學電路來實現,實現方式有模擬、數字和數模混合等幾種。基于模擬技術的TDC電路由于易受外界噪聲、溫度和電壓波動的干擾,限制了其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因此,目前TDC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以CMOS工藝數字電路為基礎的數字型高精度TDC。
當需要在實際系統中使用數字TDC電路時,有兩種基本的途徑:使用商品化的通用ASIC芯片,或者利用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自己開發定制。
采用通用TDC芯片的優勢是:作為工業化生產的ASIC產品,TDC芯片集成度高、功能完善、產品質量有保證、使用者不需要了解TDC的內部實現細節。但另一方面,商品化TDC芯片使用時存在如下問題:???????????????????????????????????????????????單片無法滿足同時需要多通道TDC(如8通道以上)的應用;控制接口復雜,需要配合FPGA邏輯才能實現芯片的配置和測量結果的讀出;非即時型讀出,難以實現特殊事件的篩選或標記(例如拋棄小于一定脈寬的脈沖);以上問題導致較高的綜合應用成本。
與之相比,利用FPGA定制開發數字TDC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能夠在單顆芯片上同時完成時間測量、控制與讀出邏輯、測量結果的后續處理(如特殊事件的篩選)、遠程數據傳輸等全部功能。由于通用可編程邏輯的應用市場及芯片出貨量較之TDC大得多,因此FPGA芯片具有極高的性價比。當然,利用FPGA定制開發數字TDC在實現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如何克服供電電壓和環境溫度波動的影響,如何保證多通道TDC的工作一致性等。
現有技術中以FPGA實現TDC主要有兩種方法:基于多相位時鐘采樣的方法和基于FPGA內部延遲鏈的方法。
基于FPGA內部延遲鏈結構的TDC實現結構復雜,但TDC可以達到數十皮秒的精度。該實現方式需要將眾多FPGA內部延遲單元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個延遲鏈來使用。由于該延遲鏈結構很長,需要跨越多個FPGA“邏輯分區”,因此不同分區的延遲單元之間的連接線的延遲時間會因FPGA布局布線結構而各不相同;同時,延遲單元及延遲單元間連接線的延遲時間會敏感地隨著FPGA供電電壓、環境溫度等因素的波動而發生變化。上述問題使得在實現基于內部延遲鏈結構的TDC時,需要額外設計復雜的“校準”結構以減小鏈上延遲不均勻所造成的微分非線性(DNL)、并補償TDC隨供電電壓和環境溫度帶來的敏感變化。
額外的校準結構雖然帶給基于延遲鏈結構的TDC以較高的測量精度,但同時導致如下問題:實現結構復雜、消耗較多的FPGA資源、高功耗等。特別是當需要實現多個TDC通道時,該實現方式的校準原理決定了對每一個TDC通道都需要獨立增加校正結構。此外,由于對延遲單元的延遲時間有一定的范圍限制,基于延遲鏈結構的TDC在多種新一代高性能FPGA上反而難以很好的實現。
基于多相位時鐘采樣是另一種基于FPGA的TDC實現方法。與基于延遲鏈結構的TDC相比,該方法的實現結構簡單、FPGA資源占用低、具有較低的供電電壓和環境溫度敏感性、且功耗較低。該方法的主要缺點首先是TDC精度受到FPGA最高工作時鐘頻率的限制;另一個問題是需要用手工布局布線的方式來嚴格約束關鍵結構路徑,以使得各個相位的信號傳輸延遲一致,從而減少微分非線性。
由圖1的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多相位時鐘采樣的TDC實現結構示意圖可見:輸入信號由四個由同源但相位各相差90度的時鐘驅動的D觸發器采樣(即圖1中的多相位采樣)。然后經過時鐘域轉換電路,將不同時鐘域的信號統一到相位偏移為0的時鐘域上,最后經過信號偵測和譯碼,將輸出1?輸出2?輸出3?輸出4的輸出結果,翻譯為2位的時間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賽諾格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賽諾格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925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