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漆樹蠟成分的保鮮果蠟及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54856.6 | 申請日: | 2014-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850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程運江;徐坤洋;張立;鄧秀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B7/16 | 分類號: | A23B7/16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有 漆樹 成分 鮮果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漆樹蠟成分的保鮮果蠟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利用漆樹蠟、小燭樹蠟、吐溫20、司盤80、丙三醇、氨水和去離子水,可制得一種含有漆樹蠟成分的保鮮果蠟,本發明利用的天然蠟漆樹蠟和小燭樹蠟經科學方法精制而成的水溶性果蠟,成膜性較好,成膜后具有一定的光澤、不泛白、保水保鮮,與進口蠟液相比,保水效果較好且異味物質積累方面明顯較低,明顯延長果品的貨架期。綜合性能優于目前進口果蠟,符合食品綠色安全要求,可應用于果蔬特別是柑橘打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與生物學交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漆樹蠟成分的保鮮果蠟及其制備方法,還涉及在柑橘保鮮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漆樹蠟,也叫日本木蠟,是一種天然、安全可食用的植物蠟,具有藥用價值,價格便宜,可從漆樹的漆籽種皮中提取加工得到。漆樹是漆樹科漆樹屬的一種重要經濟林木,在我國有 200多個品種,經鑒定的主栽品種有150個左右,約5億多株,其中能結籽的有1億株左右,年產漆籽可達150萬噸,居世界第一,資源豐富。漆樹蠟是一種高熔點、低碘值的固態油脂,呈土黃色,質軟,不溶于水,可溶于熱的有機溶劑。其主要是由90%~95%高級脂肪酸三甘油酯、3%~15%游離脂肪酸、1%~2%游離脂肪醇,其他微量脂溶性色素、甾醇類化合物等成分組成(秦建等.漆樹蠟的理化指標分析及精煉工藝的初步研究.中國油脂,2009,34(7): 66-68.)。
世界上關于食用級生物蠟國外主要是研究巴西棕櫚蠟的相關作用,而在漆樹蠟方面的研究主要在國內居多,一方面是我國資源較為豐富,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漆樹蠟的理化性質不如巴西棕櫚蠟,需要進行改造相應理化性質,才能提高漆樹蠟的食用價值。目前漆樹蠟已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與其深加工品逐漸代替礦物油,甚至取代動植物蠟(巴西棕櫚蠟、蜂蠟)和礦物蠟(石蠟)應用于多個行業領域,但是我國漆籽資源的實際利用率較低,每年約有相當于15-20億人民幣的資源尚未加工利用,具有很好的加工潛力以及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有研究發現,乳化劑能促使日本木蠟比較均一分散到水相中,從而形成均一、穩定的乳化蠟,且有將日本木蠟應用制成水果保鮮劑用于桔橙保鮮中(邵萬明.日本蠟的應用.中國生漆,1987:30-35.),同時漆樹蠟的主要成分與柑橘表面蠟質成分中的高級酯和脂肪酸類似(Wang等,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urface wax in mature fruits betweenSatsuma mandarin (Citrus unshiu) and Newhall navel orange (Citrus sinensi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ystal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key geneexpression.Food Chemistry,2014,153: 177-185.),因而制成含有漆樹蠟成分的柑橘保鮮果蠟是切實可行的。其中果蠟一般是指用于果品處理的涂被劑,是打蠟處理中的重要原料。目前打蠟是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果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前提。打蠟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果品表面光澤度,增加果蔬的商品價值;因其具有微氣調調控效果能夠限制果蔬內外O2和CO2等氣體交換,抑制果品呼吸代謝消耗,延緩養分消耗及后熟衰老,在一定時間內能保持果品品質。同時打蠟可以堵塞果品表面氣孔和皮孔(包括覆蓋果蔬表面自然蠟質裂縫等),延緩果品水分和一些易揮發性芳香類物質散失,減輕機械損傷及降低冷害發生(Hagenmaier.Evaluation of a polyethylene-candelilla coating for‘Valencia’oranges.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0, 19:147-154.)。人類研究及利用果蠟進行涂膜保鮮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12世紀我國就有涂蠟減少柑橘失水的記載,但是直到20世紀果蠟才開始被廣泛應用于果蔬打蠟。從20世紀 30年代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開始使用天然蠟或合成蠟工廠化生產果蠟開始,到目前國外果蔬打蠟已經經過80多年的發展,原料也已經從早期的石蠟和巴西棕櫚蠟以及其添加多糖、蛋白質、脂類逐漸變為氧化聚乙烯、合成樹脂物質、防腐保鮮劑、乳化劑和濕潤劑等物質。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普遍應用果蠟,且也擁有自己的果蠟專利,如美國DECCO公司(仙亮402D、402F等一系列專用果蠟)、美國FMC公司(Sta-Fresh 890HS)、西班牙 (FOMESA佛美薩果蠟系列)、以色列(Tag)等。國內商業化生產的蠟液主要是蟲膠果蠟,例如中國林業大學林化所的蟲膠果蠟,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京2B系列涂被劑,北京化工研究所研制的CFW果蠟。目前國內對果品的商品化處理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目前國內使用的果蠟絕大多數都是從美國、西班牙等國進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48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