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ZnS量子點硅基表面分子印跡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50930.7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371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衛瀟;郝桐帆;李洪吉;徐葉青;高林;周志平;閆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zns 量子 點硅基 表面 分子 印跡 傳感器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ZnS量子點硅基表面分子印跡磷光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屬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分子印跡技術(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門可以對某一特定分子具有專一識別能力的聚合技術,通過該方法制得的聚合物稱為分子印跡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s)。其制備方法一般是當體系中存在模板分子時,功能單體在交聯劑的存在下,可以通過聚合使這種模板分子以互補的方式固定下來。聚合結束后,模板分子可以被除去,于是在這一過程中,體系變動的“快照”就可以被“拍攝”或記錄下來,從而使獲得的分子組裝能專一性地鍵合模板分子以及它們的類似物。雖然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是由于其制得的MIPs存在粒徑大小不均一、印跡位點分布不均勻、印跡分子包埋過深或過緊、傳質速度慢等問題,所以對這種方法的改進已成為當今科研的熱點。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分子印跡技術的不斷深入研究以及開發,表面分子印跡技術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表面分子印跡聚合物(SMIPs)由于其識別位點固定在不同載體表面,恰好可彌補其不足,由于該技術的一系列優點,例如:結合位點容易獲得,物質遷移快速,結合動力學加快,提高印跡材料的分離效率,降低非特異性吸附,減少“包埋”現象等等,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近年來表面分子印跡載體的種類逐漸增多,而且大多經過表面改性后,就能夠將模板分子修飾在載體上。
半導體納米晶體(量子點)由于具備發射光譜可控,具有很好的光穩定性,具有寬的激發譜和窄的發射譜,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優點,近年來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青睞。到目前為止,其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在這些研究中,量子點熒光探針及其在生物體內的成像是目前研究的重點之一。而與其它的熒光物質相比較,量子點還具備著磷光特性。室溫磷光(RTP)作為一種非常有用的檢測方式應用于光學傳感,它擁有了許多超過熒光的優點。其壽命較長,同時選擇性好,受自體熒光及雜散光的干擾較少。
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潘建明等2011年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物理化學C)上發表的“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2,4,6-TriehloroPhenol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Based on Magnetic Halloysite Composites” (埃洛石納米管磁性復合材料表面印跡選擇性識別2,4,6-三氯苯酚),成功制備了磁性分子印跡復合材料用于選擇性分離2,4,6-三氯苯酚,具有良好的選擇性。何瑜等2008年在《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學)上發表的“Exploring Mn-doped ZnS quantum dots for the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detection of enoxacin in biological fluids” (基于Mn摻雜ZnS量子點的室溫磷光法檢測生物體液中的依諾沙星),該文成功利用了Mn摻雜ZnS量子點的磷光性能簡單、快速、靈敏的檢測了生物體液中的依諾沙星。但是,雖然表面分子印跡技術和量子點的檢測均具備各自的優點,但是也有其不足之處。前者正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因此目前其仍存在許多弊端,諸如:操作復雜,而且反應周期較長;后者檢測室對目標物的識別缺乏特異性選擇性。鑒于此,本發明將表面分子印跡技術與磷光量子點結合,使二者在優點方面形成相互的補充,利用磷光信號彌補分子印跡聚合物缺乏信號傳導的缺陷,同時MIPs的選擇性也使復合型熒光探針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得到顯著提高,滿足了傳感器材的抗干擾、高選擇、高靈敏的需求,成為當前傳感、分離等領域的研究熱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09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蝦精養池塘的智能化自動排污系統
- 下一篇:育雛飲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