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24288.5 | 申請日: | 2014-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40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思玉;黃孫息;劉慶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9/26 | 分類號: | C08J9/26;C08J5/22;C08L79/08;C08G73/10;H01M2/1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聚酰亞胺 薄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成孔物質均勻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得到前驅體溶液,所得前驅體溶液涂覆于基體表面,烘干后進行熱亞胺化,所得聚酰亞胺-成孔物質復合薄膜置于刻蝕液中刻蝕除去成孔物質,洗滌,干燥后得到多孔聚酰亞胺薄膜;其中,所述的成孔物質為納米級的鐵粉、鎳粉、鐵鎳合金粉或鎳鋅合金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物質的粒徑為30~8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成孔物質用有機溶劑濕潤或分散后再加入到聚酰胺酸溶液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0~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物質與聚酰亞胺的體積比為0.43~1: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蝕液為質量濃度為10~30%的無機酸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師范大學;,未經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428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