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MPO-ANCA抗體免疫層析試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11683.X | 申請日: | 2014-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64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菲;李振軍;霍如松;周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和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7 | 分類號: | G01N33/577;G01N33/558;G01N3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po anca 抗體 免疫 層析 試紙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免疫分析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MPO-ANCA的免疫層析檢測試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s?disease,CD)。克羅恩病于1932年由Crohn、Ginzterg和Oppenheime最早描述,故得此名。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醫學科學國際組織委員會將本病定名為Crohn病。其特點為病因未明,多見于青年人,表現為肉芽腫性炎癥病變,合并纖維化與潰瘍。可侵及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肛門,病變呈節段性或跳躍性分布,并可侵及腸道以外,特別是皮膚。臨床表現因病變部位、范圍及程度不同而多樣化,病程緩慢,易復發。
IBD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近30年來日本IBD發病率亦呈逐步增高趨勢,我國雖尚無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近10多年來本病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則非常明顯。IBD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不僅有消化道癥狀,還可有腸外表現。由于癥狀為腹痛、腹瀉、便血等非特異性腸炎表現,CD與UC、以及IBD與結核性腸炎等其他腸道慢性疾病很難鑒別診斷,特別在缺乏組織學證據時,需有更多相對特異性的標志物為診斷提供幫助。研究發現,多種非侵入性的生物活性標志物對IBD的診斷及炎癥活動性的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關于血清特異性抗體標記物的研究較多,包括核周型抗中性粒細胞抗體(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pANCA)、抗釀酒酵母抗體(anti-Saccharomyces?cerevisiae?immunoglobulin?A,anti-ASCA)、抗胰腺腺泡抗體(PAB)、抗細胞外膜蛋白復合物抗體(anti-OmpC)、I2抗體等。pANCA是以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胞漿成分為抗原的自身抗體,與IBD相關的pANCA為非典型ANCA,在IBD中的陽性率目前的報道各不相同,UC的pANCA陽性率在27~83%之間,CD則為0~24%。造成各個實驗室檢測結果差異的原因可能與研究對象的種族,人群選擇及研究樣本量的不同有關,更主要的是與檢測方法的不同有關。與UC相關的pANCA靶抗原主要是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通透性殺菌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protein,BPI-ANCA),文獻報道UC患者中抗MPO-ANCA的陽性率為10~25%,以IgG型為主。文獻報道抗MPO-ANCA抗體的檢測方法有兩種,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及間接免疫熒光(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IFA)檢測技術。ELISA法檢測可用于高通量標本測定,靈敏度也比較高,目前也被廣泛認?可,但其操作比較繁瑣,需要多次加樣洗滌及孵育步驟,完成整個實驗過程需要3小時左右,需要酶標儀,對于實驗人員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同時受到各種環境條件的影響,對實驗帶來諸多不便。
間接免疫熒光檢測技術是把抗原細胞固定在載玻片上,熒光染色用熒光顯微鏡進行觀察,該技術具有高特異性,但由于顯微鏡觀察需要主觀判斷,對檢驗人員的要求高,并且依賴于熒光顯微鏡,使用不便。
免疫層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y)是近幾年來興起的一種快速診斷技術,其原理是將特異的抗體先固定于硝酸纖維素膜或醋酸纖維素膜的某一區帶,當該干燥的纖維素一端浸入樣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細管作用,樣品將沿著該膜向前移動,當移動至固定有抗體的區域時,樣品中相應的抗原即與該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形成肉眼可見的檢測帶。現有的免疫層析試紙條產品常用的示蹤標記粒子有納米金、納米硒、彩色膠乳等等,其中以納米金應用最為廣泛,納米金也稱為膠體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和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和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168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