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車載用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404862.0 | 申請日: | 2014-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73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石井光德;櫻井正人;小林哲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L11/18 | 分類號: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李盛泉,孫昌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導出并顯示在電池的剩余電能下預計能夠行駛的可行駛距離的車載用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開始普及搭載電池并利用電池的電力來驅動電機而行駛的電動汽車。關于這種車輛,提出有導出在電池的剩余電能下預計能夠行駛的可行駛距離,并將其顯示在車載顯示器等的顯示部的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2)。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這樣一種技術:學習每預定期間內的消費電力的積分值(integrated?value),基于該學習履歷導出可行駛距離并將其顯示在顯示部。在該技術中,將驅動電機所消耗的電力和除了驅動電機以外所消耗的電力分開學習,例如,在關閉空調等的輔機的電源時,立即減去由該輔機引起的影響,由此導出該時間點的恰當?shù)目尚旭偩嚯x。此外,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在顯示部上將輔機的使用狀態(tài)設定為標準時估計的標準可行駛距離和將輔機的使用狀態(tài)設定為全負荷時估計的全負荷可行駛距離一同顯示的技術。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2228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205470號公報
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中,當輔機的使用狀態(tài)發(fā)生變更(如空調的開/關的切換)時,每次可行駛距離都頻繁地發(fā)生變更。其結果,有可能給予車輛搭乘者厭煩的感覺。而且,由輔機引起的消耗電力變?yōu)樽畲髸r,無法掌握可行駛距離被縮短到什么程度,例如將空調的輸出提高至最高等,若不實際操作輔機,則無法掌握。
并且,在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技術中,標準可行駛距離和全負荷可行駛距離同時被顯示。然而,將輔機的利用保持在最低限度而使消耗電力變?yōu)樽钚r,無法掌握可行駛距離被延長到什么程度,例如關閉空調的電源等,若不實際操作輔機,則無法掌握。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便輔機的消耗電力發(fā)生變化,也可以消除可行駛距離的顯示頻繁地變化的厭煩感,并可容易地且一次即可掌握所期望的可行駛距離的車載用顯示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車載用顯示裝置將可行駛距離顯示于該車輛內的顯示部,所述可行駛距離是在沒有從車輛外部向電池補充電力的情況下,將利用電池的電力來工作的電機作為動力源時,車輛預計能夠行駛的距離,其特征在于包括:剩余電能獲取部,獲取作為蓄電于電池的電能的剩余電能;距離導出部,導出最小可行駛距離的同時導出最大可行駛距離,所述最小可行駛距離是將可接收電池的電力供應的輔機給予電池的電力負荷在基于輸入操作的可變范圍內設定為最大時,在剩余電能下預計能夠行駛的可行駛距離,所述最大可行駛距離是在將電力負荷在可變范圍內設定為最小時,在剩余電能下預計能夠行駛的可行駛距離;顯示控制部,將最小可行駛距離及最大可行駛距離顯示于顯示部。
顯示控制部,對于最大可行駛距離及最小可行駛距離,可將能夠通過比較相對長度來目視確認的圖形顯示于顯示部。
距離導出部,將電力負荷設為最小的情況下,導出在電池為滿充電時的剩余電能下預計能夠行駛的滿充電可行駛距離,顯示控制部還可將滿充電可行駛距離顯示于顯示部。
還具備負荷獲取部,獲取表示由當前時間點的輸入操作而引起的電力負荷的大小的負荷信息,距離導出部在負荷信息中所表示的電力負荷中,導出在剩余電能下預計能夠行駛的瞬間可行駛距離,顯示控制部還可將瞬間可行駛距離顯示于顯示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即便輔機的消耗電力發(fā)生變化,也可以消除可行駛距離的顯示頻繁地變化的厭煩感,并可容易地且一次即可掌握所期望的可行駛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示出電動汽車的構成的圖。
圖2為示出可行駛距離導出顯示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為用于說明關于設定項目的補償乘數(shù)的一例的說明圖。
圖4為用于說明關于輔機的補償乘數(shù)的說明圖。
圖5為示出可行駛距離的顯示例的圖。
圖6為示出變形例之可行駛距離的顯示例的圖。
符號說明
1:電動汽車(車輛)
5:驅動用電池(電池)
6:空調裝置(輔機)
8:輔助裝置(輔機)
14:顯示部
17:車載用顯示裝置
20:剩余電能獲取部
21:距離導出部
22:負荷獲取部。
23:顯示控制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48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