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電-制氫并網發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9925.3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3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孔令國;蔡國偉;劉闖;楊德友;劉士利;潘超;劉鋮;黃南天;徐昂翾;陳沖;彭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達利專利事務所 22102 | 代理人: | 陳傳林 | 
| 地址: | 132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網發電 系統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風電-制氫并網發電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基于雙饋感應發電機的風電機組模型
風電機組空氣動力學數學模型為:
其中:PM為風輪機捕獲的風能轉化成風電機組的機械功率,ρair為風電接入點的空氣密度,Cp為葉片的風能轉換效率系數,是風輪機葉尖速比和槳距控制角的函數,λ為風輪機的葉尖速比,β為風電機組的槳距控制角,π為圓周率,一般取3.1415926,R為風輪機葉輪半徑,Vw為風電接入點的時時風速;
風輪機與發電機的兩質塊軸系數學模型方程為:
其中:HT為風輪機的慣性常數,ωT為風輪機的電角速度,TM為風輪機的機械轉矩,KS為風輪機和發電機軸的剛度系數,θS為兩質塊之間相對角位移,DT為風輪機轉子阻尼系數,HG為發電機的慣性常數,ωG為感應發電機的電角速度,TE為發電機的電磁轉矩,DG為發電機轉子阻尼系數,ω0為電網的同步角速度,dωT/dt為風輪機角速度對時間的導數,dωG/dt為感應發電機電角速度對時間的導數,dθS/dt為兩質塊之間相對角位移對時間的導數;
同步旋轉坐標系下雙饋感應發電機的電壓方程為:
磁鏈方程為
其中:usd與usq分別為發電機定子d軸和q軸繞組電壓,urd與urq分別為發電機轉子d軸和q軸繞組電壓,ψsd與ψsq分別為發電機定子d軸和q軸繞組磁鏈,ψrd與ψrq分別為發電機轉子d軸和q軸繞組磁鏈,isd與isq分別為發電機定子d軸和q軸繞組電流,ird與irq分別為發電機轉子d軸和q軸繞組電流,ωs為坐標系旋轉角速度,Rs為發電機定子繞組的電阻,Rr為發電機轉子繞組的電阻,s為發電機的滑差率,Ls為發電機定子繞組的自感抗,Lr為發電機轉子繞組的自感抗,Lm為發電機轉子與定子繞組之間的互感抗,dψsd/dt與dψsq/dt分別為發電機定子d軸和q軸繞組磁鏈對時間的導數,dψrd/dt與dψrq/dt分別為發電機轉子d軸和q軸繞組磁鏈對時間的導數;
發電機定子電壓矢量方向設定為d軸,故發電機定子d軸繞組電壓等于發電機定子電壓矢量,發電機定子q軸繞組電壓等于0,因此,雙饋感應發電機輸出的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為:
其中:Ps與Qs分別為雙饋感應發電機輸出的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Us為發電機定子電壓矢量,Lm為發電機轉子與定子繞組之間的互感抗,ird與irq分別為發電機轉子d軸和q軸繞組電流,Ls為發電機定子繞組的自感抗,ωs為坐標系旋轉角速度;
2)建立電解槽模型
電解槽陽極和陰極電極反應為:
其中:H2O為水,O2為氧氣,H2為氫氣,H+為氫離子,e為電子;
陽極平衡方程式為
其中:與分別為陽極氧氣和水的摩爾量,與分別為陽極流入和流出氧氣的摩爾流速,與分別為陽極流入和流出水的摩爾流速,為陽極產生的氧氣的流速,為電遷移與擴散流速,與分別為陽極氧氣和水的摩爾流速;
陰極平衡方程式為:
其中:NH2與NH2Oc分別為陰極氫氣和水的摩爾量,與分別為陰極流入和流出氧氣的摩爾流速,與分別為陰極流入和流出水的摩爾流速,為陰極產生的氫氣的流速,為電遷移與擴散流速,與分別為陰極氫氣和水的摩爾流速;
電解槽整體電壓為:
式中
其中:Vele為電解槽整體電壓,Eele為開路電壓,為活化極化電壓,為歐姆極化電壓,F為法拉第常數,ΔGele為電化學反應過程的Gibbs自由能變,R為氣體常數,Tele為電解槽溫度,為陰極氫氣分壓,為陽極氧氣分壓,為陽極和電解質之間的水活度,β為傳遞系數,為電流密度,為交換電流密度,為膜電阻;
3)對并網發電系統的控制
風電場標準差功率為:
其中:PW-δ為風電場標準差功率,PW為風電場輸出功率,PW-ESM為經指數平滑法預測出的風電場輸出較平穩的功率,T為時間間隔;
并網發電系統參考功率為:
PREF=PW-ESM-PW-δ???(12)
其中:PREF為并網發電系統上網參考功率,PW-ESM為經指數平滑法預測出的風電場輸出較平穩的功率,PW-δ為風電場標準差功率;
電解槽消耗功率為:
PC=PW-PREF???(13)
其中:PC為電解槽消耗的功率,PW為風電場輸出功率,PREF為并網發電系統上網參考功率;
應用“先進先出”算法,進行電解槽優化控制,具體流程為:
(A)初始化電解槽開關序號、AELN和LAEL,
(B)TELN大于AELN進入(C),否則進入(I),
(C)電解槽開關打開和電解槽打開次數小于電解槽持續打開最大次數,進入(D),否則進入(E),
(D)電解槽打開次數等于上時刻電解槽打開的次數加1,進入(E),
(E)該電解槽序號達到最大,進入(F),否則判斷下一個電解槽返回(C),
(F)LAEL的下一個電解槽開關是關閉的,進入(G),否則進入(H),
(G)將電解槽開關置于開狀態將電解槽打開的次數置本時刻AELN,本時刻AELN等于上時刻AELN加本時刻LAEL,并且等于當前電解槽的序號,進入(H),
(H)AELN達到TELN,結束,否則判斷下一個電解槽返回(F),
(I)尋找打開次數最大的電解槽,進入(J),
(J)該電解槽打開的次數達到電解槽持續打開的最大次數,進入(K),否則進入(M),
(K)將電解槽開關置于關狀態,將電解槽的打開次數歸零AELN等于AELN減1,進入(L),
(M)該電解槽序號達到最大,進入(N),否則判斷下一個電解槽返回(J),
(N)電解槽已打開最大次數等于電解槽已打開最大次數減1,進入(O),
(O)AELN達到TELN,結束,否則判斷下一個電解槽返回(J),
其中:AELN為某一時刻已經激活的電解槽個數,LAEL為上一次打開的電解槽的序號,TELN為制氫裝置中需要安裝的電解槽個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電力大學,未經東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992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充電器
- 下一篇:一種高滲透率下新能源接入與能量儲備協調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