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機的后機身區段在審
申請號: | 201410367303.7 | 申請日: | 2014-07-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0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發明(設計)人: | 阿方索·貢扎力茲·貢扎力布;勞爾·卡洛斯·拉瑪斯·撒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空中客車西班牙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B64C1/00 | 分類號: | B6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 |
地址: | 西班牙*** | 國省代碼: | 西班牙;ES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飛機 機身 區段 | ||
1.一種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包括構造為單一本體的至少一個封閉框架(6)并包括水平尾翼(23),所述水平尾翼包括兩個橫向抗扭箱(20)以及構造成接合所述兩個橫向抗扭箱(20)的箱式中央元件(19),所述水平尾翼(23)能相對于樞轉軸線(29)進行配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尾翼(23)安裝在所述封閉框架(6)處,并且所述樞轉軸線(29)包含在位于所述封閉框架(6)的最下端部(37)下方的水平平面(36)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水平尾翼(23)通過水平穩定器附接配合件(21)安裝在所述封閉框架(6)處,所述水平穩定器附接配合件布置在所述封閉框架(6)的所述最下端部(37)的兩側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封閉框架(6)是環形本體,并且所述水平穩定器附接配合件(21)布置在所述封閉框架(6)的最下部分(24)處,所述最下部分(24)通過從飛機對稱平面(25)向兩側延伸45度角而定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封閉框架(6)是具有圓形上側和圓形下側以及大體上直的側面的本體,并且其中所述水平穩定器附接配合件(21)布置在所述封閉框架(6)的最下部分(24)處,所述最下部分(24)通過所述圓形下側與所述大體上直的側面之間的過渡部來定界。
5.根據權利要求3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水平穩定器附接配合件(21)布置在所述封閉框架(6)的所述最下部分(24)的兩個末端處。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還包括能拆卸的整流罩(16),所述整流罩構造成向內圍繞所述水平尾翼(23),所述整流罩(16)具有一對切口(7),每個所述切口(7)均用于容納所述水平尾翼(23)的所述橫向抗扭箱(20)中的一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整流罩(16)附接到一輪廓(26)上,所述輪廓緊固到所述飛機的機身蒙皮(27)上。
8.根據權利要求6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整流罩(16)由復合材料制成。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箱式中央元件(19)具有前翼梁(34)和后翼梁(35),并且所述水平尾翼(23)通過所述后翼梁(35)安裝在所述封閉框架(6)處。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箱式中央元件(19)具有前翼梁(34)和后翼梁(35),并且所述水平尾翼(23)通過所述前翼梁(34)連接到可配平水平穩定器驅動器(15)。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還包括與所述封閉框架(6)耦接的尾錐(1)以及后壓力隔框(14),其中所述水平尾翼(23)被局限在所述后壓力隔框(14)與所述尾錐(1)之間。
12.根據權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還包括用于提供尾部撞擊保護的尾部緩沖器(28),所述尾部緩沖器固定在包含在后壓力隔框(14)與所述整流罩(16)之間的所述機身蒙皮(27)處。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的后機身區段(2),其中,所述封閉框架(6)是所述后機身區段(2)的最后的框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空中客車西班牙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空中客車西班牙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730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主且自動的著陸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傳感器設備、電機控制設備和電動轉向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