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后澆帶處支撐結構及其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6780.1 | 申請日: | 2014-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1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熊剛;袁新和;陳述亮;趙吉普;袁建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3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后澆帶處 支撐 結構 及其 施工工藝 | ||
1.一種新型后澆帶處支撐結構,包括結構梁(1)、結構板(3)和后澆帶(4),后澆帶(4)與結構梁(1)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在結構梁(1)上位于后澆帶(4)的兩邊位置上對稱設有磚柱(2),磚柱(2)頂部以砂漿抹平并頂死梁頭部位;沿后澆帶(4)的方向在后澆帶板底筋(7)的上方設置附加鋼筋(5),附加鋼筋(5)錨固在后澆帶(4)兩邊的結構梁(1)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澆帶處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磚柱(2)位于結構梁(1)的中線位置,且所述磚柱(2)距后澆帶(4)邊緣180mm-25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澆帶處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鋼筋(5)加在后澆帶板底筋(7)的上部,且位于后澆帶板面筋(6)的下部,位置偏靠近后澆帶板底筋(7),且附加鋼筋(5)不與后澆帶板底筋(7)接觸。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澆帶處支撐結構的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施工后澆帶(4)的邊緣進行測量定位,確定磚柱(2)與后澆帶(4)的相對位置,將磚柱(2)定位在結構梁(1)的中線位置,并且用白灰標識磚柱(2)的位置;
步驟2:根據測量定位好的位置砌筑磚柱(2);在磚柱(2)頂部用砂漿抹平,頂死梁頭部位,保證有效的支撐,使磚柱(2)達到良好的支撐效果;
步驟3:在沿后澆帶(4)的方向在后澆帶板底筋(7)的上方埋設附加鋼筋(5),附加鋼筋(5)錨固在兩頭的結構梁(1)中;支設后澆帶(4)的模板并加固模板支撐;
步驟4:進行混凝土澆筑及后期養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78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