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410366076.6 | 申請日: | 2014-07-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287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發明(設計)人: | 曹金貴;唐磊;段昌凱;閆浩泉;王理想;王東鑫;鄭文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胡湘根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氣門 油封上料 裝置 | ||
1.一種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轉臺(1);
氣門油封盛放部,其設置在所述旋轉臺(1)頂面上,待裝配的氣門油封(24)放置于所述氣門油封盛放部;
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旋轉臺(1)繞其自身軸線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門油封盛放部包括:
工裝板(2),其對稱設置在所述旋轉臺(1)的頂面兩側;
定位套(2a),其均勻的設置在所述工裝板(2)上,待裝配的氣門油封(24)放置于所述定位套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固定板(3),其固定在所述旋轉臺(1)的底面上;
軸承(4),其嵌套在所述固定板(3)內;
轉軸(5),其嵌套在所述軸承(4)內,穿過所述固定板(3),該轉軸(5)一端與所述旋轉臺(1)的底面中心處固定聯接;
擺動氣缸(6),其輸出軸與所述轉軸(5)相連接,驅動所述轉軸(5)帶動所述旋轉臺(1)繞其自身軸線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內位于所述軸承(4)的兩側均扣蓋有軸承蓋(7),所述轉軸(5)嵌套在所述軸承蓋(7)內并穿過所述軸承蓋(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上料裝置還包括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
定位塊(8),其上設置有定位孔(8a),所述定位塊(8)分別設置在所述旋轉臺(1)的底面中心處的兩側,所述定位塊(8)的中心連線與所述工裝板(2)的中心連線垂直;
軸套(9),其嵌套在所述固定板(3)內;
擋銷(10)和氣缸(11),所述氣缸(11)中活塞桿的自由端與所述擋銷(10)相連,所述擋銷(10)穿過所述軸套(9),該擋銷(10)在所述氣缸(11)的驅動下與所述定位孔(8a)配合進行定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連接桿(20),所述連接桿(20)的上部設置有T型槽,所述擋銷(10)的下端套裝在所述T型槽內,所述連接桿(20)的下部與所述氣缸(11)中活塞桿的自由端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裝置還包括緩沖機構,所述緩沖機構包括:
緩沖塊(12),其設置在所述旋轉臺(1)的底面上,該緩沖塊(12)的中心位于所述定位塊(8)的中心連線的延長線上;
液壓緩沖器(13),其分別設置在所述固定板(3)的兩側,所述液壓緩沖器(13)的受撞頭與所述緩沖塊(12)碰撞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緩沖器(13)上受撞頭伸出的一側設置有套管(23),所述受撞頭上設置有限位套(25),所述緩沖塊(12)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套(25)配合的圓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上設置有支撐柱(14),所述支撐柱(14)位于所述固定板(3)背向所述旋轉臺(1)的端面兩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油封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14)的底部設置有底板(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07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