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薄層色譜法半定量測定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5881.7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2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惠華;王浩;周端;劉智鈞;黃秋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90 | 分類號: | G01N30/9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層 色譜 定量 測定 氨基 甲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具體涉及薄層色譜法半定量測定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簡稱EC)是一種具有潛在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可導致肝癌、皮膚癌、肺癌和淋巴癌等疾病,是發酵食品和酒精飲料的伴隨產物。EC早在1943年就被證實為致癌物質。1976年,Ough(Ough?C?S.?Ethyl?carbamate?in?fermented?beverages?and?foods.?Ⅱ.?Possible?formation?of?ethyl?carbamate?from?diethyl?dicarbonate?additionto?wine?[J].?Agric?FoodChem,?1976,?24(2):?328-331.)發現在酒精飲料中含有EC。研究表明,對嚙齒類動物,EC是一種多位點致癌物,并且乙醇(酒精)對其致癌性有促進作用。2007年,國際癌癥研究所把EC對人類的致癌毒性由2B組(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改為2A組(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目前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被認為是食品中繼黃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問題,我國尚未制定酒精飲料和發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標準。
自發酵酒精飲料中發現EC以來,國內外都致力于簡便、快速、準確的EC含量檢測方法研究,樣品的前處理方法及檢測方法都在不斷改進。目前國內外對酒精飲料中EC的儀器分析檢測方法有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法、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質譜法、薄層色譜法、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氣相色譜-質譜法。上述檢測方法準確度高,但存在儀器設備昂貴、前處理方法復雜、人員專業技術要求高、檢測成本高等缺點。因此,建立簡便、快捷、準確的檢測方法成為了酒精飲料中EC檢測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內容。
薄層色譜具有操作簡單、快捷、靈敏度高和準確可靠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食品營養,合成藥物和藥物代謝,醫學和臨床,毒物分析和法醫化學,農殘檢測等。對于使用薄層色譜法檢測氨基甲酸乙酯,國內外報道并不多見。國內的納新力(納新力,陳介華,代海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薄層分析[J].衛生研究,1991,20(6):45-46.)運用薄層色譜法在365nm下直接展開,方法的檢測限為10mg/L,國外的Eugenie?Jaryj(Eugenie?Jaryj,?Klemens?Lorenz,?Spangenberg?B.?A?Simple?Method?for?the?Quantification?of?Urethane?in?Spirits[J].?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Related?Technologies.?2008,?31:?1969-1976.)使用薄層色譜法,展開后與EC衍生劑反應,結果可見藍色熒光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快速檢測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該法基于Eugenie?Jaryj的研究,經過改進后可以使用更加廉價的薄層板,經展開后與肉桂醛衍生劑反應,結果可在普通紫外分析儀365nm,Rf值為0.85處觀察到綠色熒光點,薄層板的最低載藥量為50ng的氨基甲酸乙酯。如果按照酒中氨基甲酸乙酯5mg/L的限定標準,則本發明可以直接檢測出2.5mg/L的EC(薄層板的點樣量一般最大為20μL),因此本發明能夠快速、簡單、廉價檢測出至少2.5mg/L的氨基甲酸乙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薄層色譜法半定量測定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以肉桂醛、磷酸混合液做熒光衍生劑,以甲基叔丁基醚、石油醚、甲醇混合液為流動相展開劑,薄層色譜板為固定相,經薄層展開的氨基甲酸乙酯與熒光衍生劑反應后,在紫外分析儀(365nm處,暗環境)可肉眼觀察到綠色的氨基甲酸乙酯熒光斑點,Rf值固定;
具體步驟為:
(1)取出薄層硅膠板于105℃~110℃烘箱內活化半小時,放入干燥器中備用;
(2)配制展開劑,攪拌后倒入雙槽薄層色譜展開缸中,靜置0.5~1小時,使之飽和;
(3)配制熒光衍生劑溶液:將肉桂醛,丙酮,磷酸混合,攪拌后備用;
(4)在距薄層硅膠板下端1cm處點樣,于同一側面上距薄層硅膠板上端2cm處鉛筆標記作為展開前沿線,點樣樣品為至少含有50ng的氨基甲酸乙酯待測液;
(5)在薄層展開缸中展開,展開劑到達展開前沿線后取出,晾干;
(6)將晾干后的薄層板浸于熒光衍生劑中后取出,之后再在烘箱反應5—2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588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