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大白菜球葉獲得再生植株的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4506.0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5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倩倩;劉維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大白菜 獲得 再生 植株 培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白菜組織培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取材便利、成本低、重復性好以及無畸形芽的利用大白菜球葉獲得再生植株的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L.ssp.pekinensis(Lour)Olsson)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在全國蔬菜生產和消費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目前生物技術在提高大白菜育種效率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組織培養作為最重要的生物技術手段之一,對大白菜種質材料的保存和快繁,以及在基因工程育種中獲得大量穩定的轉基因植株具有重要意義。大白菜屬于蕓薹屬AA基因組,攜帶有抑制芽再生的基因,較屬內其他基因組型離體再生難度大。不同品種之間再生頻率也存在較大差異。
此外,大白菜的商品性狀往往在結球后期才能充分的表現,對田間材料的綜合性狀調查也主要集中于該時期。若能在此時對發現的優良材料進行及時保存與擴繁,則能提前對優良大白菜材料展開育種利用。而目前的再生方法往往無法及時保存珍貴優良的種質材料,并且對于轉基因獲得成功的材料不能及時擴繁,無法為后續的研究提供大量研究材料,制約了大白菜生物技術育種的發展。
前人采用子葉、子葉柄-子葉、下胚軸、花器官(Pernell等,2002;孫寶娟等,2005)等外植體通過誘導不定芽獲得大白菜再生植株;采用小孢子、花藥、原生質體培養通過誘導胚獲得再生植株。在目前建立的再生體系中最常用的外植體為子葉柄-子葉,在此基礎上,不同研究者以保留不同比例子葉的子葉柄-子葉外植體進行再生,研究結果差異較大。而子葉柄-子葉外植體只能一次性取材,每次獲得的外植體數量有限。
大白菜真葉再生國內外研究較少。成細華等(2001)首先利用苗齡為3周的無菌苗頂部第2-3片嫩葉為外植體,切割為2-4mm見方,通過誘導愈傷組織獲得不定芽。在劉學成等(2011)的研究中,當大白菜無菌苗長出第2片真葉時,以第1片真葉的葉柄插入培養基,從葉柄基部誘導獲得不定芽;而將真葉片切割為5mm見方,平鋪在誘導培養基上則無不定芽分化。目前尚未見利用成株大白菜結球葉片進行植株再生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取材便利、成本低、重復性好以及無畸形芽的利用大白菜球葉葉片獲得再生植株的方法。省去以往大白菜組織培養過程中的無菌苗培養環節,使田間發現的優良植株及搜集的珍貴材料能夠得到及時保存和擴繁,并為大白菜基因工程研究提供新的受體。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大白菜球葉獲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結球期大白菜外部球葉,去掉葉柄。在無菌條件下,先用體積分數70%的酒精表面消毒30s,無菌水漂洗一遍。再倒入質量分數5%的NaClO溶液滅菌10min,無菌水輕輕漂洗15min,期間換水5-6次。消毒完畢,用滅菌吸水紙將葉片殘留水分吸干。
2)將滅菌后的葉片切分為邊長1.5-2.0cm的葉塊,避開較粗葉脈,葉正面向上平置于芽誘導培養基上。在光照強度1500-2000Lux,光周期16h/d,溫度24±1℃條件下進行培養。
3)外植體在芽誘導培養基中培養28d后,之后轉入MS基本培養基(表2)中繼續培養。將外植體上長度大于1.5cm的再生不定芽切下,轉入生根培養基誘導生根。以上培養條件均為:光照強度1500-2000Lux,光周期16h/d,溫度24±1℃。
4)再生芽基部形成大量毛根后,打開培養瓶蓋煉苗4-5d,將再生苗根部的生根培養基洗凈,栽入盛有固體基質的塑料花盆中?;|采用蛭石和草炭體積比1∶1混合而成。盆口用保鮮薄膜覆蓋保濕。3d后,在薄膜表面打少量小孔,后期打孔數逐漸增加,孔隙逐漸加大。覆膜培養10d后,揭去保鮮薄膜,將再生植株置于室溫下培養。基質栽培過程中,均給予自然光照。
步驟2)中所述的芽誘導培養基為MS+4mg/L6-BA+1mg/LNAA+4mg/LAgNO3+30g/L蔗糖+0.7mg/L瓊脂,pH為5.8。
步驟3)中所述的生根培養基為MS+0.5mg/L?NAA+30g/L蔗糖+0.7mg/L瓊脂,pH為5.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農業大學,未經青島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45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氣分離器排氣管線自動排液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大容量油管滾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