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4094.0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78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蔡均;陸軍;仲亞峰;陳衛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黃春松 |
| 地址: | 215628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葉內套上 螺紋 拆卸 相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維修工裝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方便的風葉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風葉是通過緊固的方式裝配在軸上,風葉或者軸損壞后,都需要把風葉從軸上拆卸下來。風葉的常規拆卸方法是:使用硬物敲擊風葉內側底部,使其逐漸從軸上滑下,此過程容易造成風葉內側底部和軸表面的損壞,損壞嚴重時,風葉和軸一起報廢,并且有時風葉和電機端面安裝的很近,導致很難對風葉內側底部進行敲擊,從而不僅增加了維修成本,還浪費了維修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風葉拆卸裝置,其能在不損壞風葉和軸的同時,把風葉從軸上快速、方便地拆卸下來。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包括第一、第二拆卸架,其特點是:第一、第二拆卸架上分別設置有數個透孔,第一、第二拆卸架的前端與拆卸板連接,拆卸板的端面上設置有數個通孔,螺栓穿過拆卸板上的通孔并旋入風葉內套上的螺紋拆卸孔后將拆卸板固定連接于風葉內套的表面上,限位架的兩側臂上分別設置有能與第一、第二拆卸架上的透孔相配合的銷孔,銷釘分別插入兩側臂上的銷孔和第一、第二拆卸架上的透孔后將限位架安裝于第一、第二拆卸架之間,限位架與驅動機構相固定,驅動機構通過限位架帶動第一、第二拆卸架和拆卸板向風葉的拆卸方向運動來拆卸下風葉。
進一步的,前述的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其中:限位架兩側臂上分別設置有通道,第一、第二拆卸架分別穿過兩側臂上的通道,銷釘分別插入兩側臂上的銷孔和第一、第二拆卸架上的透孔將第一、第二拆卸架固定于兩側臂的通道內。
進一步的,前述的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其中:拆卸板的端面上設置有四個通孔并且都為長條形通孔,其中第一、第二通孔分布在一條直線上,第三、第四通孔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相互呈120度夾角分布,第三、第四通孔的軸線的交點在第一、第二通孔之間。
進一步的,前述的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其中:所述驅動機構為油缸,油缸的缸體與限位架螺紋連接,拆卸板和限位架之間還設置有拆卸棍,拆卸板上還設置有能讓拆卸棍穿過的過孔,拆卸棍的一端穿過過孔并頂住裝有風葉的軸的外端面,拆卸棍的另一端被油缸的活塞桿頂住,油缸的缸體能通過限位架帶動第一、第二拆卸架和拆卸板向風葉的拆卸方向運動來拆卸下風葉。
進一步的,前述的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其中:拆卸棍的直徑比油缸的活塞桿直徑小。
進一步的,前述的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其中:第一、第二拆卸架與拆卸板采用鉸鏈式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是: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風葉拆卸裝置,可以在不損壞風葉和軸的同時,把風葉從軸上快速、方便地拆卸下來,減少了維修的費用和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與風葉內套上螺紋拆卸孔相配合的風葉拆卸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風葉內套上帶有螺紋拆卸孔的風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40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纖連接器的尾柱
- 下一篇:多通道雙向可逆波分復用器





